馬交予張東健總兵統轄,祖大壽調任京城五城兵馬司指揮使。”
旗牌官念完命令,把那張紙遞給祖大壽:“祖軍門,看看吧。”
祖大壽一看,命令上蓋著袁承志的關防,肯定不是假的了,把自己的兵權解了還了得,那不就成了人家案板上的肉了,祖大壽心中急速盤算著,不到片刻就拿定了主意,從桌上端起茶杯道:“來使辛苦,喝茶,喝茶。”
說完把杯子一扔,四面八方便湧進來數百名刀斧手,滿桂等人也從屏風後面轉了出來,笑吟吟地看著張總兵和那旗牌官。
第九十八章 大周皇朝
張東健見有伏兵,手按住劍柄大喝道:“祖大壽,你想造反不成?”
祖大壽道:“不是我想造反,是袁承志逼我造他的反,兒郎們,把人給我綁了!”
在數百名親兵包圍之下,北京來計程車兵們當然不敢輕舉妄動,乖乖棄械投降,只有張東健和那旗牌官拔出佩劍來妄圖頑抗。
祖大壽把袖子一甩,背轉身去道:“綁了!”
可是耳邊卻想起兩聲火銃發射的動靜,回頭一看,張東健和旗牌官已經橫死當場,滿桂吹著火銃口的青煙道:“老祖,你想啥呢,到了這個關頭還畏首畏尾,別人可幫不了你。”
祖大壽道:“你把他殺了,不是和少帥撕開臉對著幹麼?我原想把他們綁了送回北京,大家不傷和氣多好。”
滿桂把火銃插回皮套,道:“事到如今你還想兩頭不得罪?咱們已經把南邊那位惹得夠嗆了,現在人家承諾不計前嫌,咱還想啥,唯有效死而已,德州前線的狀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幾百萬的番邦大軍啊,那都是給劉子光助拳來的,你覺得袁大帥能撐得住?醒醒吧我的祖老弟,世道已經變了。”
祖大壽喃喃道:“那應該怎麼辦?”
“好辦,宣佈聽從南京監國號令便是,若是北京出兵來剿,就和他們耗,反正年底之前這場仗是要結束的。”滿桂道。
“滿大哥說得在理,俺們真定府的兵都不願意打了,狗日的打了這麼多年,西夏滿清都打敗了,怎麼還不讓人過安生日子了!”何可綱憤憤不平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和大家一樣,宣佈起事了。”祖大壽咬了咬牙,終於下了決定。
真定反了,涿州反了,天津衛也反了,訊息傳到北京城,傳到德州府,袁氏父子兩人幾乎同時癱在椅子上,不過兩人的反應截然不同,袁崇煥想的是護著皇帝出海流亡,仿效文天祥的事蹟。而袁承志則歇斯底里狂性大發,開始了最後的瘋狂。
十一月下旬的一天,北方戰局已經進入尾聲,雖然真正意義上的戰役連一次都沒打過,袁氏父子卻已然是敗了,德州和北京變成兩座孤城,監國的人馬已經出現在保定了,眼瞅著大事已定,卻從北京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
天啟帝禪讓皇位給袁承志,袁少帥面南背北稱孤道寡了,國號大周,年號永豐,在北京紫禁城登基之後,大封文武百官,光親王就封了十幾個,公侯更是無數,連軍中百戶都能得到一個末等爵位,爵位是有了,賞賜卻跟不上,只好縱兵搶掠,一時間北京大亂,民不聊生。
紫禁城,太和殿,袁承志身穿龍袍呆坐在龍椅上,說來可笑,不管是大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的龍袍還是大周永豐皇帝袁承志的龍袍,都是滿族制式的,龍袍這個東西只能皇帝一個人穿,二旁人別說穿了,就是在家裡藏著也是謀逆死罪,朱由校打南方來的倉促,自然沒帶幾件衣服,北京皇宮裡龍袍倒是有不少,可全是人家清朝的款式,朱由校倒不是很在乎,改改也能湊乎穿,袁承志就慘了點,從決定當皇上都實施,不過一天時間,哪有空給他修改龍袍。
手下人都去搶掠了,能站在這空蕩蕩的太和殿上撐場面的人都不多了,一些太監還是穿著清朝宮廷的暖帽袍服,宮女也湊不出幾個漂亮的,總之大周朝廷這個登基典禮是不倫不類。
站在太和殿裡的都是袁承志的好友,這些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不知道天高地厚,被所謂的大周開國皇帝封了個親王郡王的就覺得自己真成了開國元勳了,一個個手按著刀柄自信滿滿地說:“陛下的皇位來的正大光明,比那劉子光要得人心,只要陛下振臂一唿,南方那些和太上皇交好的督撫們肯定派兵北上勤王,大周的天下穩如泰山啊。”
袁承志看著面前這幾個小子,輕輕搖了搖頭,拿過酒瓶子灌了一口,道:“二十萬大軍啊,幾乎一炮未發就敗了,我不甘啊,不甘!”
說著忽然站起來把手裡裝著二鍋頭的瓷瓶子摔得粉碎,歇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