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早上接到的飛鴿傳書,說要保護我師父的遺孤,看來天下武林都已經動起來了。”
吳長老垂淚道:“鎮國公死的冤,京城百姓無不為之帶孝,讀書的罷課,開店的罷市,就是婊子也關門謝客,咱們丐幫子弟雖然不上臺面,但是敬重大忠臣的心確是實實在在的,不知道顧當家看見沒有,從昨日起所有的丐幫弟子額頭上都纏了白布的,那是為國公爺帶的孝啊。大江南北丐幫百萬弟子,從現在開始都會為保護烈士遺孤盡一份力。”
顧大海道:“我師父的遺孤確實流落到了此地,可是我那個劣徒居然和師母起了衝突,小師弟沒人照看竟被幾個和尚拐走了,我們正在商議此事,吳長老來了正好,你們丐幫訊息最靈通,耳目最眾多,這件事還得你幫忙。”
吳長老道:“沒問題,我馬上把訊息放出去,我們丐幫弟子絕對盡心查詢。”
顧大海道:“一般來說北面來的行腳僧化緣都是沿著官道一路前往無錫蘇州上海的,事不宜遲,咱們這就出發一路向南尋訪。”
**********
劉子光在武林中的地位極高,因為是他第一個將江湖組織引入了官僚體系,天地會的好漢們都有朝廷品級,從此武林人士不再是社會邊緣,而是加入到主流中來,成為士農工商外的一大階層,就憑這一條,劉子光的武林盟主地位就無人撼動,再加上他頭上耀眼的光環一個接一個,大明鎮國公大宋護國公的頭銜就不說了,光是收復北方三千里河山的功績就足以讓他被萬眾景仰。況且他自身的武功不弱,算得上是能開山立派的大宗師了。所以不光妓院裡供奉劉子光的畫像作為保護神,江湖各幫會也都供奉他的畫像作為祖師爺,社團裡招收新人,召開年會的時候都要在他的畫像面前燒幾株香才算正規。
當劉子光為奸臣所害的訊息傳來之後,江湖人士和那些學生們的反應有所不同,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抗議,而是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來幫助鎮國公逃出來的家眷部屬,一時間各門派都暫時拋開了往日的恩恩怨怨,統一合作起來,尋訪查詢並且保護鎮國公的遺孀和遺孤。
當劉子光遺孤在常州快活林發現的時候,天下震動,大到少林武當,中到峨眉崆峒,小到巨鯨幫海沙幫這樣的社團,全都在第一時間組隊前往江南救駕。
第二十四章 江南暴風
江湖本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從來不缺少敗類,鎮國公遺孤在常州府附近出現的訊息一經傳開,立刻被朝廷欽密司知道,魏忠賢被朱由校責成十日內務必找到活著的劉玀玀,正發愁呢,聽聞這個訊息迅速派出大批高手趕赴常州搜尋下落。
除了保護遺孤和搜捕玀玀的兩幫勢力以外,還有第三股力量存在,這些人就比較離譜了,多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邪門歪道,也不知道誰造的謠言,說是鎮國公的兒子身上有一幅藏寶圖,隱藏著劉子光從滿清搜刮的無數財寶的下落,只要逮到這個孩子,就有富可敵國的財富可拿,被豬油蒙了心的壞人們也背起行囊加入到尋找劉玀玀的行列裡。
全天下的武林人士都在短短時間內聚集到了長三角一帶,官道上走著背劍騎驢的沉默旅人,運河的客船上坐著抱刀閉目養神的彪悍男子,路邊的茶棚裡也充斥著帶著兵器操著外地口音的漢子,各地的低等客棧全都爆滿,江湖人士大都囊中羞澀,只能在車馬店或者破廟啥的落腳,當然也不乏一些某某堡主的公子,某某劍派掌門的千金小姐啥的也來湊熱鬧,總之是該來的都來了,不該來的也來了。
江南各州府的衙役和駐軍這些天可忙壞了,京城來了大批的高官監督辦案,城門碼頭車站客棧都要盤查搜捕,他們不光要尋找劉玀玀的下落,還要緝捕京城叛亂後逃到江南的講武堂叛軍,任務相當繁重。
欽密司派往江南的督辦是劉子光的老對頭戴逸,這位前北洋水師的監軍在青島可沒少吃劉子光的虧,對天地會他是更加痛恨不已,明清開戰之後戴逸就瞅個空子溜回了京城,給魏忠賢送了不少禮物之後獲得了重新啟用,正是念在他對劉子光的刻骨仇恨上,魏忠賢才派來來江南督辦此事。
彭靜薇和顧大海等人從常州找到了無錫,又從無錫找到了蘇州,一路尋訪依然沒有玀玀的下落,一行人正坐在蘇州城外的一個小茶館裡等人,彭靜薇看到路上來來往往的武林人士,不禁憂心忡忡道:“一下子多了這麼多練家子,大張旗鼓的尋找孩子,怕是那些和尚得到風聲藏起來了吧。”
起先顧大海還經常和這些武林人士打個招呼什麼的,倒是越到後來他認識的人就越少,畢竟他這個層面接觸的大人物比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