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2 / 4)

小說:鐵器時代 作者:上訪不如上網

向著大纛圍攏來,各種口音高喊著:“大帥!大帥”人們自發的留出一條大路來,站在兩邊瞻仰大帥的英姿,劉子光在馬上不時地向左右拱手致意,目光所到之處,百姓成片的拜倒,口稱大帥吉祥,這還是滿清統治時期留下的口頭習慣,現在漢滿一家親,這種祝福語也並沒有被廢止。

短短几里路,竟然走了小半個時辰,好不容易走到城門口,劉子光的臉都笑得麻木了,手也拱的酸了,可是看到城門口站著的人時,他臉上僵硬的笑容漸漸柔和了起來,嘴角帶著笑,眼角卻有些溼潤,原來城門中央站著一群人,為首的是和自己相守多年的彭靜蓉,多日不見,她的面龐明顯消瘦,人也黑了一些,彭靜蓉身後是從京裡逃出來的紅衫軍殘部和國公府的家將下人,全是熟悉的面龐,他們看到劉子光終於安全歸來,都忍不住流下欣慰的淚水,多少天擔驚受怕、寢食不安,今天終於可以放下沉重的心情了。

人山人海的,劉子光也不好做出什麼過分親暱的舉動,只是跳下馬來,執子之手,輕聲說一句:“你辛苦了。”

彭靜薇眼含熱淚道:“我對不起你,公主和玀玀沒救出來,劉小貓也跑丟了,韓雪兒(范冰冰)帶著孩子不知所蹤,妹妹也沒能安全回來,全家上下只有我和香君逃了出來,府裡的家將死了一多半,我……”話沒說完已經泣不成聲。

劉子光道:“你安全就好,逃散的家人,我在路上已經安排了天地會的人去搭救了,你只管放心,只要我在,就沒人敢動我的家人半根毫毛。”

來到水師提督衙門,劉子光登上正堂位子,一干部將分列兩旁,留守青島的軍隊不足萬人,但已經可以橫掃山東,這也是為何青島公然反叛以後,朝廷沒有立刻進剿的原因。

縱觀全國軍隊,淮河以北基本上都是劉子光的勢力範圍,現在中原已無戰亂威脅,軍隊分別集中在京津和陝西甘肅山西一帶,河北的駐軍由徐增壽的徐州軍和李巖掌握的紅衫軍以及原偽清靖國軍組成,徐增壽統兵能力並不強,給他三千人馬能帶的漂漂亮亮的,給三萬人馬就看不住攤子了,至於靖國軍則更不用擔心,軍餉被服輜重都是紅衫軍提供的,讓他們譁變也變不起來。

西北三省的情況稍微複雜些,因為袁崇煥在長安坐鎮,他手下有雄兵十餘萬,吳三桂、劉宗敏等上將數十員,此人雖然打仗不如劉子光,但是統兵能力較強,劉子光留在西部的諸將沒有一個是他的對手,而且西部紅衫軍的武器彈藥糧草全靠中原和江南輸送,只要朝廷掐斷了供應,這支軍隊就成了孤軍。

再看朝廷方面的力量,除了北方各省和紅衫軍犬牙交錯的部隊以外,最有戰鬥力的就是京畿十萬軍隊了,自古以來京師衛戍部隊都是裝備最好,訓練最優的人馬,京營大軍雖然訓練上不如紅衫軍,但武器裝備與之不相上下。

此外就是江南各地的少量禁軍和團練武裝了,湖廣四川雲貴兩廣全部人馬加一起不過五六萬而已,維持地方治安還行,拉出來野戰就差點火候了。

水師方面,朝廷的力量更弱,長江水師根本算不得水師,水上警察還差不多,廣東福建浙江三省的水師加在一起也不夠北洋水師一次齊射打的,臺灣水師力量倒是夠強,可是鄭成功的心朝著誰還很難說,所以海上基本是劉子光的天下。

綜合看來,似乎劉子光已經有了和朝廷對抗足夠的本錢,可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沒有考慮到,那就是軍餉和後勤。

中華幾千年來每次南北割據,總是北強南弱,這是因為北方人體格高大,又有騎兵優勢,可是這種局面已經在五年前被扭轉,現在打仗不是靠誰的兵更強,誰的戰馬更多,而是靠誰更有錢,誰的鋼鐵產量更足,打仗打的就是後勤,你一萬騎兵撲過來,還不夠我一個炮兵營齊射轟的呢。

除了一個位于徐州的利國鐵廠以外,大明朝的軍工廠幾乎全在南方,從煤炭鋼鐵等基礎產業,再到戰車炮艦飛艇大炮子彈,南方都能生產,糧食布匹更不用說,江南富庶,錢糧無數,只要下狠心收稅,弄個幾千萬兩軍費不成問題。

而劉子光掌握的北方,基礎產業就大為遜色了,雖然近年他已經逐步有計劃的搬遷工廠機器到京津一帶,可是工業基礎又哪裡是一兩年就能建設起來的,現在北方除了煤炭多一些之外,其他一無是處,不能生產優質鋼鐵,不能生產大口徑火炮,更不能生產蒸汽機、鐵甲戰車、動力翼傘等先進兵器,只能為技術兵器提供維修,生產一些槍械子彈之類的,糧食布匹的產量也嚴重不如南方,民間貧瘠不堪,收稅也收不上來,別說打仗了,再過幾天軍餉都發不起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