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了這麼多,可不是為了讓你流亡海外,你不是說軍餉不夠麼?老夫這裡有,初步為你準備了這個數字。”
說著胡雪巖伸出一隻手指。
“一千萬兩?”劉子光問道。
“非也,紋銀一億兩。”
第三十四章 流亡
一億兩銀子,這是什麼概念!
萬曆年間大明朝的歲入在四百萬兩左右,泰昌年間由於滿清入侵,西北蝗旱,歲入銳減到一百八十萬兩左右,天啟朝開始以後,滿清忙於吸收消化北部佔領土地,給了江南休養生息的時間,歲入又漲到三百萬兩,而朱由校親政以後,劉子光東征西討,大明威震海內,國民經濟更加得到長足發展,以天啟十四年為例,歲入達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千五百萬兩之巨,這還不包括從證券市場融資的那些銀子,所以說天啟中興這個說法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而胡雪巖拿出來給劉子光充當軍費的銀子竟然比大明朝巔峰時期的歲入還要多六倍以上,可見大明首富的財力之雄厚了,就算劉子光這樣見多識廣的也不免為之咋舌。這還只是初步準備的,要是把後續的也算上,那不得趕上大明朝半個世紀的財政收入啊,乾脆這仗也別了,直接拿銀子把大明給買下來算了。
一億兩銀子,就是一千萬斤,五百萬公斤,五千噸銀子啊,用火車運都得上千節車皮,用輪船裝也得三千料的大海船運上幾個來回,老胡家一股腦拿出這麼多錢來給自己,要說這背後沒有什麼條件,打死劉子光他也不會相信。
有了如此充足的財力支援,這場仗的勝算大大增加了,但是劉子光並沒有立刻表現出驚喜,反而搖搖頭道:“銀子只能當軍餉發,買不來糧草軍械還不是和廢鐵一樣,只要南方封鎖邊界,控制交通,不許片板下海,不許寸鐵過界,再多的銀子換不來物資,發給士兵也無處消費,作用不大啊。”
胡雪巖道:“這些老夫早就想到了,這世上的事情只要有銀子,九成九都能解決,南方買不到糧草軍械沒關係,咱們可以從旅宋買軍火,從南洋買大米,而且完全封鎖邊界是做不到的,現在的大明經濟有五成要依靠海外貿易,斷了貿易哪裡來的賦稅,所以朝廷絕不會出此下策,江南的布匹絲綢茶葉主要出了海,轉到北方卸貨誰能知道?陸上千裡邊界更是無法封閉,想要什麼買不到啊。”
劉子光道:“即使如此,籌集物資也需要時間,沒有一年半載根本無法發動南征,如果您非要我現在就起兵的話,我還是愛莫能助。”
胡雪巖道:“這個自然,老夫送你八個字: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現在流亡海外,等朝中奸臣把這天下折騰的不成樣子再回來收拾舊河山,到時候事半功倍,大軍南下勢如破竹,戰爭所帶來的損失將會降低到最低點。”
胡雪巖所說的八字方針正是劉子光現在所執行的策略,他們兩人算是想到一塊去了,話說到這個程度,就再也不用遮遮掩掩了,劉子光道:“老掌櫃,等天下初定以後,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們,日升昌的票號一定會再次遍佈天下。”
胡雪巖伸出一隻手指搖了搖:“老夫要得不是這個。”
“那老掌櫃如此大力支援在下,所求的是什麼?”劉子光狐疑道,心說胡老頭你不會說是為了世界和平吧。
胡雪巖卻忽然岔開話題道:“你知道為什麼老夫會給女兒取懿敏這個名字麼?”
劉子光道:“據說是為了紀念先夫人。”
“不錯,當初她是權傾朝野的李太師家的二小姐,我只是一個窮書生,而且她即將入宮為妃,可謂前程錦繡,但是她卻放棄了榮華富貴,甘願跟著我一起流落街頭,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就在廬州城外的草棚子裡產下了我們的女兒之後,因為缺醫少藥而早早的去了,為了紀念她,我給女兒取名懿敏,就是紀念愛妻李敏的意思,女兒很懂事,從小靠吃百家飯長大,不到三歲就跟著我做生意,吃不飽飯,受人欺辱了從來不哭,脾氣倔強的很,這點很隨她母親。”
胡雪巖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聲音都變得有些哽咽了,劉子光不敢打岔,只是靜靜地傾聽著,忽然胡雪巖一笑:“說遠了,讓國公爺見笑了,老夫就這一個女兒,今年已經二十五歲了,我胡家富甲天下,自然不缺有人上門提親,可是這丫頭眼光甚高,普天之下她就看中了一個人,偏偏這個人又是她閨中好友的丈夫,所以……唉,看著女兒痛苦,我這個當爹的也不怕丟人了……”
話還沒說完,那邊劉子光已經趴下了:“岳父大人,請受小婿一拜。”
原以為劉子光會裝傻充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