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熟的軍隊應該有許多能征善戰的大將,而不是隻有一位拿得出手的將領。
老實說夏完淳的話很有道理,看不出來他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見識,真是讓劉子光也有些佩服了。
梁士貽當即反駁道,現在正值多事之秋,每一次戰鬥的失利都將給國家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害,打仗不是兒戲,也不是做生意,敗了就要死很多兵,丟很多土地,大明賠不起,既然有百戰百勝的劉子光,又何必讓不靠譜的將軍上陣呢,這不是做無謂的冒險麼?
梁士貽的話也有道理,總之是兩夥人爭執不下,到後來簡直要動手打架了,不過有一點大家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大明國力強盛,不再受外虜欺凌。
聽了一陣子,劉子光又問那個女公子:“兄臺,東林書院那幫人什麼來頭,為啥到咱金陵書院找茬?”
女公子白了劉子光一眼,好像責怪他很少見多怪一般,然後解釋道:“東林書院那幫人是復社的,自認為文韜武略天下第一,咱們鐵血社最近風頭蓋過他們了,當然要來踢館。這個夏完淳就是復社的社長。”
“復社?我記得復社領袖不是江南四公子之首的侯方域麼?”劉子光納悶道。
“還侯方域呢,姓侯的膽敢對長公主殿下不軌,被侯爺…了之後就沒出過府門,江南四公子也就此散了,現在的復社領袖是夏完淳。你說得這都是去年的老黃曆了,你不會是閉關一年什麼都沒聽說吧?大叔?”
到底是女孩子,不好意思說出那個“閹”字,不過她的話讓劉子光真有一種斗轉星移的感覺,是啊,當年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公子已經變成浮雲了,長公主也變成了孩他媽,而自己在十七八歲小姑娘眼裡也成了“大叔”。
劉子光已經二十七歲了,雖然並不算很大,但是已經和青年才俊掛不上鉤了,這年頭二十七歲的男人都是結婚好幾年小孩一大堆的一家之主了,再不能象這些十七八歲小青年一樣笑傲天下了,劉子光打量四周,果然見這裡的聽眾都是不到二十歲的青年,自己真的能算上大叔了。
下面夏完淳和梁士貽的辯論還在繼續,話題已經延伸到西部戰事上,袁崇煥放任西夏軍在陝西肆虐,只是固守潼關,絕不派兵入陝的戰略到底是對是錯,兩人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夏完淳說袁崇煥的戰略是田忌賽馬,用劣馬對付對方的良馬,等敵人的優勢兵力在陝西耗得差不多了,再兵出潼關,以百鍊精兵對付久戰疲師,定然能旗開得勝,這是大大的良策。
而梁士貽則不這樣看,他認為袁崇煥這是賣國行為,把陝西同胞推到西夏軍的鐵蹄下是很冷酷無情很不負責任的行為,朝廷應該立刻換將,讓鎮武侯總理西部軍務,方能改變局勢。
他兩人分別是復社和鐵血社的代表人物,學識淵博引經據典的,旁人插不上嘴,正辯的起勁呢,忽然被一人打斷:“二位稍停,且聽在下說兩句。”
“咦,那不是剛才那個大叔麼。”先前力邀劉子光加入鐵血社的女孩子驚訝地發現身邊那傢伙不知道什麼時候竄到前面去了,居然還打斷了兩位社長的辯論,妄圖插播兩句。
第五十八章 論兵
夏完淳和梁士貽都是京城新晉的青年才俊,文法詩詞好的不得了,又是社團領袖,風頭比當年的江南四公子還要更勝一籌,人們都說下次春闈這兩人必當高中三甲,不出十年,就能進入朝廷中樞。
這樣說不是沒有道理的,新一代的年輕人和侯方域那一代又有不同,以前的復社成員多是豪放公子,每日在秦淮河上飲酒作詩,喝得爛醉了再指點江山,議論時局,行事灑脫奔放,風流不羈。而現在的復社成員則完全沒了那種狂放的風格,連飲酒都是極少的,更別說流連於秦樓楚館了,這些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整日就知道研讀兵書,討論軍國大事,對大明乃至整個民族的前途進行探索。生活清苦節儉的很。
而夏完淳就是其中的傑出人物,這個少年出身名門,受父親夏允彝影響,矢志忠義,崇尚名節。他五歲讀詩書,七歲能詩文,十一歲就中了秀才,自幼跟隨父親遊歷山川,結識天下豪傑,少年時即胸懷大志,不愛八股文章,卻博覽天文地理數學史學,尤其對時局頗有興趣,在松江的時候就和一些少年組建了愛國小組織“求社”,進京求學以來,在東林書院颳起一股探索時局的風氣,學子們拜夏完淳為復社領袖,一改江南四公子退隱後復社頹廢之氣,隱隱又恢復了當年的風采。
而金陵書院的鐵血社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梁士貽和夏完淳不同,他是山東農家子出身,受到紅衫軍的資助而進入當地社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