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2 / 4)

小說:鐵器時代 作者:上訪不如上網

,請出尚方寶劍斬了袁崇煥,然後帶兵進入兗州,宣讀袁賊的十大罪狀,把作戰不利,貪汙錢糧,濫罰士卒這些罪名安在他頭上,隨即發放錢糧,升官許願,收服徐州軍。剩下的事情就是等著清軍自動退兵了,不費一兵一卒推進到黃河天險,大勝之下,人心沸騰,誰還管袁崇煥死的冤不冤啊。

為了保證計劃的可靠性,崔承秀已經各送了一封信給祖大壽和滿桂,信中充滿讚譽之詞,隱諱的表示願意保舉對方做山東總兵。這一招在三十六計裡面叫做無中生有,用一個許諾就能牽制住這兩個人,袁崇煥一除,他倆肯定要爭徐州軍老大的位子,那就要好好巴結兵部尚書大人了。

古人云,二桃殺三士,一個官職也能讓兩個漢子搶的頭破血流,最好自相殘殺,死掉一兩個,那時候就能隨心所欲的安插親信,徹底掌控徐州軍了。

第二十章 鴻門宴

兗州城內,帥府的正堂,大明朝徐州都指揮使袁崇煥正在閱讀幾份戰報,他以都督僉事銜贊理山東前線的十餘萬兵馬,手下有滿桂和祖大壽的精銳車騎,還有臨時統轄的毛文龍部十餘營山地兵。還有兗州城內的幾十萬父老鄉親都要歸他管理,可謂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事務十分繁忙。

自從春節利國城下大捷以來,山東境內的軍馬盡歸他節制,乘勝追擊,一直向北推進了六百里,打到泰安府才被重新出山的多爾袞擋住。幾番苦戰之後,互有折損,戰線漸漸在兗州一線膠著了。

清軍悍勇,野戰無敵,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缺乏糧草,十五萬人馬,人要吃糧,馬要吃草,就憑大旱之後的北方諸省,根本無法提供那麼多的糧草,所以最佳對策就是耗,打持久戰,以兗州為中心,十幾萬大軍堅守城池營寨,不和清軍打野戰,每撐一天,敵人的後勤壓力就要大一分,距離退兵就要更近一步。這些天來兗州一直高懸免戰牌。面對清軍的罵陣置之不理,如果對方攻城,那才求之不得,蒸汽大炮和連弩正等著呢,城中的樹都被砍完了,製成連弩的箭矢,就憑漢八旗和綠營兵那些漢奸部隊,連雲梯都被靠過來呢就被射的抱頭鼠竄了。如果清軍進攻滿桂或者祖大壽的大營,那兗州城內的部隊就會殺出直取清軍大營,三下互為犄角,互相掩護,雙方的總兵力基本相當。多爾袞可沒有能力同時打贏三處戰鬥。

如此下去,勝利指日可待,可是自家後方運來的軍糧越來越差,不但是多年的陳糧,還摻雜了無數的沙子泥土,這些也就忍了,可是軍餉居然也拖欠了三個月,下面計程車兵被人鼓動著鬧了幾回事,被迫使出雷霆手段斬了幾個帶頭的傢伙,在兗州府就地徵集了一些餉銀才壓制下來,可也不是長久之計,那個總督錢糧的浙江兵備道苗可鑑分明就是故意貽誤軍機,拖自己的後腿,這廝是崔承秀的親信,定是得了上面的授意才如此猖狂,真想斬了這個宵小,可是他很清楚,如果斬了苗可鑑,那正愁抓不住自己把柄的政敵們就開心了,這個都指揮使也就做到頭了,做不做官都是小事,如果換個庸才來領軍,豈不是辜負了心懷故國的山東父老們,豈不是把手下這些將士的性命當成了兒戲。

剛才收到加急公文,說是兵部尚書都督同知山東巡撫崔承秀即將到來,要自己出城三十里迎接。崔承秀可是老對頭了,這次他在領山東巡撫,屬於封疆大吏,軍馬錢糧民政,無一不管,大明的巡撫通常還兼著副都御史的官銜,就是說崔承秀不但是地方行政軍事一把手,還兼著紀委的工作,這下可被他吃定了,自己這個贊理軍務可比不得人家提督軍務啊,巡撫到來,理應兜鍪執仗,叩首而出,繼易冠帶肅謁,乃加禮貌焉。這是下級應該有的禮貌,也是制度,想到要給老對頭叩首,袁崇煥不禁一陣噁心。

“毛文龍到了沒有?”袁崇煥問堂下站著的親兵小校,這個毛文龍是浙江杭州人。萬曆四年出生於杭州府錢塘縣的松盛裡,自幼家境貧困。年輕時窮困潦倒,替人看相謀生。還學習孫吳兵法,好談兵事。三十歲那年,隻身北上,在山東兗州附近的山區靠著一身武藝和兵法當起了山大王,由二十個人起家,逐漸發展成一支劫富濟貧、來去無蹤的強悍山賊,後來滿清強制實施剃髮令,留髮不留頭,很多有骨氣的漢人不願剃髮,更不想丟了腦袋,於是上山投了山賊,這批人中含有不少的讀書人,他們的加入使毛文龍的山賊隊伍逐漸演變成帶有反清色彩的義軍。

毛文龍的根據地在兗州山亭一帶,處於泰沂山脈西南麓,地形複雜多樣,山地丘陵多,平原少,東部為二百丈以上的群山區,重巒疊嶂,連綿起伏;西部為三十丈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前傾斜平地。低山連綿,丘陵遍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