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3 / 4)

小說:鐵器時代 作者:上訪不如上網

等待著死亡的來臨,近在咫尺的巍峨城牆壁壘森嚴,不許他們踏入半步。

時間還早,不到開城門的時間,火車暫時停靠在武昌站,武昌站很簡陋,只有一個貨場,兩座煤倉和一座建築物,鐵軌並沒有延伸到城裡,而是朝著江邊鋪設,目的地是位於長江邊上的武昌造船廠,車站的官吏被火車的汽笛從床上驚醒,愕然發現是鄂州的生鐵運到了,趕緊叫起民夫過來搬運,劉智君找到武昌站的站長,告訴他這趟車上除了生鐵以外,還有從京城來的貴客………左大帥的恩人,禮部尚書侯恂。

站長急忙騰出房子讓侯恂歇息,並且拿著侯恂寫的親筆信進城稟報左良玉,這是劉子光他們臨時改變的計劃,不提欽差,只說是 舊人來訪,反正朝廷的訊息一時半會還傳不過來,如果左良玉念舊的話自會出城迎接,到時候就在這車站上動起手來,把左良玉擒住,就算大功告成。

左良玉聽說侯恂來訪,深感驚訝,當朝禮部尚書如果沒有皇命在身,怎麼能輕易來到湖廣,而且侯恂也不是武昌人氏,告老還鄉也不會經過此地,唯一的可能就是侯恂是來投奔自己的,聽說侯尚書在朝中一直不得志,時常被劉子光打壓,憤而辭職來投自己也不是不可能啊,左良玉被這個思想誤導著,再加上他深信可能有敵軍深入自己腹地而不被發現,所以只帶了幾百個親兵就出城去了。

為了彰顯自己禮賢下士的風範,左良玉特地披了一條能防雨的斗篷,外面一層是橡膠,裡面是絲綢,造價不菲,到時候可以選個適當的時機解下斗篷,披在侯恂身上,何愁他不感動?至少三國演義上都是這樣寫的嘛。

左良玉這邊出城,那邊就有人報到了賀人龍那裡,他當即下令召集手下將官升帳,暗地裡埋伏下刀斧手,昨日他去找何騰蛟就是商量兵變的事情,何騰蛟勸他少安毋躁,等合適的機會再動手,晚上卻又派人將他喊去,向他引見了兩位朝廷派來的官員,說是近日內朝廷將會有大動作,兵變可以提前進行,以配合朝廷的行動。

手下的將官們大多是自己的拜把子兄弟,正經軍官出身的多,平日裡對左良玉的做法已有不滿,此時召集他們造反,應能一唿百應,萬一有那不同意當場砍死便是。

賀人龍外號賀瘋子,殺敵從不手軟,帶兵也是極為粗暴,他只是簡單的說:老子也反左良玉,投朝廷,誰贊成?誰反對?〃說著將手按到了刀柄上。

賀人龍的十營騎兵是他從陝西一路帶出來的,部將們都是他拜把子的兄弟,聽老大說兵變,一拍胸脯就答應了,反正這些年來兵變來兵變去的也搞了不少回了,跟誰不是吃糧當兵啊,這個提議迅速得以透過,選擇左良玉出城以後再動手是何騰蛟的主意,因為左良玉在普通士兵中的威信還是很高的,萬一他臨陣一唿,小兵們當場倒戈就麻煩了。

自信滿滿的左良玉不知道部下們已經在預謀造反了,他帶著一隊親隨直奔武昌站,這時候天又開始飄雨,出城的時候左大帥看見哀鴻遍野的難民營,不禁皺起了眉頭,指示手下多開幾個粥棚,從官倉裡拿出幾百斤米煮點稀粥發放一下,免得侯大人看見如此淒涼的景象覺得他左良玉辦事無方。

武昌站很快就到了,由於是統治腹地,車站並沒有多少士兵,只有百十個工匠而已,左良玉遠遠就看見侯恂一襲白袍站在門口,身旁跟著幾個從人,不由得笑了起來,他猛夾馬腹緊趕過去,瀟灑的翻身下馬,豪爽的說道:“侯大人,昌平一別已有數年矣,您是老當益壯啊。”說著就要下拜。

侯恂微微一笑,並沒有象左良玉想象的那樣過來攙扶,客套,而是拿出了一個明黃色的卷軸,朗聲說道:“平賊將軍太子少保左良玉接旨。”

左良玉大驚,原來侯恂還是帶著聖旨來的,不管怎麼說他還是大明朝名義上的臣子,面對拿著聖旨的老熟人,一時反應不過來,不由自主的跪下來了,口稱微臣左良玉接旨。

左良玉身後那些官兵都是沒見過世面的丘八,待著臉看著自家大帥下跪不知所措,這時候車站的圍牆上齊刷刷的出現一排精兵,手裡端著奇怪的武器,厲聲喊道:“統統趴下!”

第二十章 誅殺左良玉

左良玉的衛隊都是百戰精兵,眼見中伏並不慌亂,抽刀拿盾準備抵抗,他們不認識紅衫團手中的火銃當然不害怕,再說這裡距離武昌城距離很近,可以隨時得到支援,哪有束手就擒的道理。

左良玉剛跪下的時候就覺察到車站的氣氛有些詭異,但過分的自信使他忽略了這個感覺,直到車站的圍牆上出現伏兵他才意識到中埋伏了,還沒來得及拔刀,只聽見侯恂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