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馬耀宗真的很瞭解自家岳母,更瞭解自己妻子。
夫妻兩人在路上奔波了大半個月才到了豫州府。和岳父岳母重逢相聚,一開始激動喜悅,相擁落淚,急不可待地一敘別情。
親香不過三日,母女兩個就開始互看不順眼,彼此吐槽了。
“聽聽我娘說的是什麼話!”陳瑾瑜在自家夫婿面前憤憤不滿:“什麼都不懂,一味怪我放棄了天子舍人的好差事,跑到豫州這等窮地方來當官。也不想想,我們陳家祖孫都在御前當差,一個是丞相,一個是天子舍人,時日久了,不結黨也成黨了。”
“皇上花了那麼多時間心血,才廢了朝堂結黨營私之風。我和祖父怎麼能讓皇上的心血付之東流。我避讓出宮,是最好的選擇。”
“再者,我這些年一直伴在皇上身邊,雖然深得皇上信任器重,真正有功的差事卻沒幾樁。不知多少人背後說我是佞臣。”
“我要做真正的大梁重臣朝堂高官,就該腳踏實地,從親民官做起。”
“我有我自己的理想抱負。我娘什麼都不懂,就會絮叨。”
說得口乾舌燥之際,一杯溫熱得恰到好處的清茶遞到手邊。陳瑾瑜接了茶,一飲而盡,心裡的鬱氣稍平。
馬耀宗低聲笑道:“岳母這也是心疼你,你別往心裡去。”
陳瑾瑜輕哼一聲:“你別為她描補。她一小半是為我,一大半是為我兄長不平呢!”
“大哥在博望縣做縣令,不知要熬多少年才能升官。我這天子舍人,一外放就是郡守。比大哥的官職高了許多。做上一任我就能回京城,轉任六部。我娘這是替我大哥眼熱哪!”
這確實是岳母的做派。
馬耀宗咳嗽一聲,壓低聲音:“除了這些,是不是還有別的原因?”
陳瑾瑜又哼一聲:“還有就是康哥兒被接進宮中和寶兒公主作伴的事。我娘替寶貝孫女心中不平,覺得應該讓孫女進宮做太子伴讀才合適。”
姚氏親手帶了孫女一年多,對孫女十分疼愛。來豫州的時候,本想將孫女一併帶來。兒子兒媳都不樂意。她只得將寶貝孫女留下。來了豫州之後,事事都順心,就是總惦記孫女。
現在女兒來了,聽聞外孫康哥兒有這樣的好運道,姚氏就替孫女打抱不平上了。不敢說皇上偏心,便嘀咕著孫女進宮才更合適。
陳瑾瑜聽了這等偏心眼的話,生了一肚子悶氣。
馬耀宗也不向著自家岳母說話了:“岳母這麼說可就不對了。你在皇上身邊相伴十一年,這樣的情誼,誰都不能相比。皇上接康哥兒進宮,可不是看在陳家的顏面,是因為你。”
“如果真要挑合齡的女童陪伴公主殿下,京城多得是,何必非要從陳家挑?”
可不是麼?
陳瑾瑜鬱悶極了:“這等話,和她根本說不通。今日說話,氣得我頭痛。明日我們就走,這豫州府我是不想待了。”
這一邊,姚氏也在對丈夫吐苦水:“這丫頭,人越大翅膀越硬了。我就說她幾句,她就對我撂臉色。我是她親孃,生她養她,還不能說她幾句了?”
陳刺史溫和提醒:“你是生了她,養她的是祖父祖母。”
姚氏被噎了一下,怒瞪夫婿一眼:“我又不是不想養。還不是當年你非說留瑾瑜在二老身邊,代你我盡孝,使得我們母女分離,感情也不親近。我說她幾句,她都不樂意。”
陳刺史好脾氣地安撫妻子:“這都陳年舊事了,還提他做什麼。我們瑾瑜是大梁第一位女郡守,將來還會轉任六部,說不定能做到一部尚書。這般光宗耀祖,你這個孃親顏面有光。將來也是要被族譜記一筆的。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姚氏好哄得很,被丈夫這麼一說,面色頓時大為緩和。
陳刺史又道:“倒是你,在女兒面前說話得有些分寸。有些話能說,有些話就不該說了。”
“康哥兒被接進宮中,陪伴寶兒公主一同長大。日後皇上要冊封寶兒公主做太子,康哥兒就是太子伴讀。這樣的好事,你不替康哥兒歡喜,反倒說些沒影子的酸話,說什麼囡囡進宮更合適。瑾瑜聽了能高興嗎?”
姚氏被說得有些心虛:“我就是隨口那麼一說。”
“隨口一說,也不該說。”陳刺史做了三年豫州刺史,權威日重,板著臉孔時,格外威嚴:“皇上行事,自有深意,你一個臣婦,豈能說三道四指指點點?”
“皇上和瑾瑜是年少至交,多年君臣好友。皇上願意接康哥兒進宮養著,完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