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2 / 4)

小說:花之語 作者:花旗

死亡,長生不死,長生而成神仙。桃樹的果實便有使人“得道成仙”的功效。六朝時成書的《漢武故事》、《漢武帝內傳》都寫到了西母王宴會上有一種三千年一結果的仙桃,食之即可成仙。民間俗神中的福祿壽三星,在歷代民俗畫中的典型形象是:福星手執如意;祿星頭插牡丹花,懷抱嬰兒;壽星一手拄龍頭杖,一手託著仙桃。壽星又叫南極仙翁、南極老人,是最受民眾喜歡的一位神仙;他手捧仙桃,服之長生不老。(見插圖4)

如果說有關桃樹的神異性傳說其來源和起因還算能理出點頭緒的話,那麼面對大量的其他關於花木的奇談怪論,若深究起來,我們更多的是滿頭霧水,難解奧妙。道理也很簡單,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中,遠古初民的原始宗教思想、漢唐以來的道教和佛教思想、以及歷代自成系統的民間信仰等非理性思想與道家哲學、儒家哲學互動影響,並在漢唐以後,逐漸融合,互為因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當我們敘說下面的一些花木異談時,不準備再去追尋什麼來由,因為往往很難判定它是否僅僅出之於某一種思想體系。神異之說既是無稽之談,自可不必當真,僅貢大家一覽。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六、被薛荔兮帶女羅……楚·屈原(2)

上古炎帝之女瑤姫死於姑媱之山,化為瑤草。此草開黃色花,結出的果實有如菟絲的果實,女子吃了招人愛憐。(見《山海經·中次七經》)

上古舜帝的兩個妻子娥皇、女英跟舜南巡到湘水,聽說舜已死於蒼梧山,兩個妻子痛不欲生,眼淚灑在竹子上,成為累計淚跡斑斑的斑竹,楚地人就稱這種竹子為湘妃竹。娥皇、女英投身湘江以身殉情。她們的魂魄化為江邊的水仙花。(見《廣群芳譜》)

傳說西海有一大洲叫聚仙洲,洲上長有一種有點像楓樹的大樹,開出來的花及樹葉香聞數百里,人稱“友魂樹”。用手去叩樹,樹中會發出聲音,有如牛吼,聽者皆心震神駭。伐下它的根,放在玉釜中煮,再把煮出來的汁用微火熬煎,得黑色的甜飴,可搓為丸子。此丸一物有五名:驚精香、震靈丸、返生香、烏精香、卻死香。它是一種靈物,香氣可傳數百里,死屍聞到後會由死復活。(見漢·東方朔《十洲記》)

南朝劉宋時,京城有田氏三兄弟,商議分家,財產一分為三,而堂前的一株紫荊樹也準備剖為三份。第二天準備去行動時,發現樹已枯萎,像是被火燒壞的樣子。老大田真見後大驚失色,和弟弟們說:“這紫荊樹本是同株,聽說我們要砍開瓜分,就枯萎了。看來我們人還比不上樹有情義呢!”兄弟人都很難過,說是不再這麼做了。沒想到這時紫荊應聲而活,茂盛如初。兄弟們見後頓有所悟,合財唯一,不分家了。(見《齊諧記》)

三國時魏明帝打算禁佛教毀寺廟,一印度和尚以金盤盛水置於宮殿前,投下一顆舍利子,水中忽然湧起一朵五色蓮花。明帝大吃一驚,感嘆地說:“要不是真有此靈異,怎能出此奇蹟呢?”於是就不禁佛了。(見《魏書·釋老志) 十六國後趙時,佛圖澄初訪石勒,石勒想試試他的法力。佛取一缽盛水,燒香唸咒,不一會,缽中長出青蓮花,鮮豔奪目。(見《晉書·藝術傳》)

南朝梁武帝時,有云光法師在京城(今南京)雨花臺講經,感動上天,下起雨來,雨中還夾著花片飄墜下來。後來成語有“天花亂墜”,即出此。(見《六朝事蹟》)(見插圖5)

南朝晉安王子懋是齊武帝第七子,還在七歲時,母親阮淑媛病得快死了,召來和尚行法術。很多人獻蓮花供於佛龕前,和尚用銅罌盛水,將蓮花的梗浸漬其中。子懋在佛龕前流著眼淚許願說:“如能讓母親轉危為安,願諸佛在齋戒七天中不要讓蓮花枯萎吧!”七天後,花更紅豔了,在那罌中,蓮花的莖梗下還長出了一根鬚,當時的人都讚美子懋有孝心,感動了佛圖。(見《南史·齊武帝本紀》)

隋開皇中,趙師雄官遷羅浮,途中遇松林間酒肆,欲作歇息,酒肆旁一屋,有一美人淡妝素服出迎。此時天已昏暗,殘雪未消,月色微明。趙師雄與美人相語,美人言談清麗,芳氣襲人。於是二人扣開酒家,對坐共飲。後來趙師雄沉醉入寐,但風寒侵體,久而覺醒,東方已白,起身一看,唯面前有一株大梅花樹而已。

唐代東都洛陽的尊賢坊田令宅中,有紫牡丹成樹,發花千朵,繁花盛開時,每到明月高懸的夜裡,有身長只有一尺多的五六個小人,在花叢中嬉戲遊玩,這樣的情景持續了七八年。(見《酉陽雜俎》)

唐開元天寶年間,宮中沉香亭前有牡丹花,一聽忽然開放,一枝兩頭,早晨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