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孕育出范仲淹、包拯、司馬光、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的年代,抱有一絲絲期望。他堅信,一個黑暗**、只知道剝削民眾的國家,是孕育不出這麼多人格健全的君子的!
如果一個以仁厚著稱的君王治下,也跟後世沒什麼區別的話,那中國五千年曆史,就是徹頭徹尾的騙局!
“希望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陳恪低聲對自己道。他決心要看看,這世上還有沒有道理可言!
~~~~~~~~~~~~~~~~~~~~~~~~~~~~~~
轉眼到了四月,青神東門碼頭。
與上次到這裡時相比,蘇洵看到的景象,已是截然不同了。
慶曆七年初,官府與碼頭包商,不惜耗費重金,在河濱灘塗的軟土上打下七千多根木樁,修建了這個百丈大碼頭。這個碼頭的修建,使青神的重要性大大提高--青神本就是蜀中經由水路通往樂山、夔州及江南廣大地區的重要通道,又處於兩州三縣九鄉的地域中心,一旦建好了基礎設施,自然會成為重要的運輸樞紐。…;
在蘇洵記憶中,這裡只有一道棧橋,停靠三五艘船而已。但他眼見著偌大的碼頭上,檣桅林立、商賈雲集,貨物如山,一派繁華景象。不禁感嘆道:“竟比眉山的碼頭還勝一籌。”
“怕是夫君的算盤要落空了,看這青神繁華的樣子,花銷不會比眉山小的。”程夫人溫柔地抿嘴笑道。她穿一身剪裁得體的湖藍色褙子,大大方方的素面朝天……這年代,理學還未誕生,女子拋頭露面,就像身上要穿衣服一樣理所當然。但也有些道學家,要求自家女人出門時,應以蓋頭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