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2 / 4)

小說:一品江山 作者:抵制日貨

下了。他是慶曆二年金榜傳臚,本來閱卷官評為第一的,但因為官家閱卷時,見他文章自然是極好,可王安石用了個典故,叫‘孺子其朋’,叫趙禎感覺不舒服。

這個典故,出自《尚書》,‘孺子其朋,其往’,這是當年周公輔佐自己的侄子成王時,教導國君要誠心地將大臣們當朋友們看……趙禎當時年輕氣盛,自然不喜歡這種口吻,認為這個人不能當狀元,連三鼎甲都不準入,給落到了第四去。

第四就第四吧,反正王安石根本不在乎這個,他一輩子都沒跟人提過,自己曾經中過狀元的事,這不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而是他太淡泊名利了……這從以後的日子裡,可以清晰的體現出來。…;

宋朝規定,新科進士必須全部外放,甲科進士也不例外。但甲科進士有一個特權,就是在地方做官滿一任後,可以進京參加館閣試,這就是後來明朝庶吉士考試的前身。一經此職,遂為名流,繼而由館閣為兩制,由兩制及兩府,可謂一條青雲直上的快車道。

換了誰,得到這樣的機會,都得牢牢抓住。何況王安石在科舉時,還‘被第四名’了,在所有人看來,他將會藉此機會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狀元之才,然而王安石偏偏連名都沒報,繼續在偏遠山區當他的知縣。

這一年,王安石二十五歲。

王安石也因為這次不同尋常之舉名聲鵲起,加之他為官清廉、頗有政聲。三年後,已經升任舒州通判的王安石,又得到了宰相文彥博的賞識,認為他這人能力出眾、政績卓越、品德高尚、淡泊名利,舉薦他入京為官……想想蘇洵同志的求之不得,便知道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

官家便召王安石入京考試,要稱一稱他的斤兩,看看到底有沒有宰相說得那麼好。但是王安石又拒絕了,他在給皇帝的《乞免就試狀》中說到,文相公說我這個人淡泊功利,這是謬讚了。事實上不是這麼回事兒,而是我家裡經濟條件太差,上有祖母、母親需要贍養,下有一幫孩子需要撫養,中間還有弟弟妹妹要成親,全靠我一個人的工資。如果在京城的話,物價太高,花銷太大,根本頂不住,希望朝廷理解。

最終朝廷理解了他,此事不了了之。這一年,王安石二十八歲。

經過這兩次的推辭不就,王安石由是名重天下,士大夫恨不識其面,朝廷常欲授以美官,惟患其不肯就也……朝廷老是想授給他好差事,就怕他不接受。

也正是因為有此賢名,王安石不講衛生,才會被視為名士風範,盲目模仿者,只能自取其辱。

~~~~~~~~~~~~~~~~~~~~~~~~~~~~~~~~

轉眼又是三年,王安石又任滿了,朝廷任命他為集賢院校理……文彥博怕他再推辭,直接免試入館閣,此乃曠世殊榮也,享受這等待遇的,開國也不過寥寥數人人而已。而且是破格提升。

人家文相公已經是兩任宰相了,圖你個後輩什麼?不就是惜才重才,想要為國家培養個未來棟樑麼?

但王安石還是堅決拒絕了,這次,除了家貧之外,他說,朝廷數次命我入館,我數次推辭不就,如果弄來弄去,我最後還是入了館閣,還當上大官,人家會認為我是欲擒故縱、沽名釣譽的,這對於官場的風氣不利,我不能成為罪人。

文彥博看了他的奏章,苦笑道:‘得了,不入館就不入吧。既然總是強調在京裡生活不起,就給他找個肥缺吧。這麼一個好苗子,怎麼能讓經濟問題,擋住他的仕途呢?’所謂宰相風度不外如是,只是怎麼就容不下個狄青呢?

宰相一發話,很快便有新的任命下來,授予王安石群牧司判官一職。群牧司是幹什麼的?管著全國各地養馬的,前面說過,戰馬在宋朝意味著什麼,這是個肥得不能再肥的缺了。

王安石這下實在不能推辭了,再推辭,就太不識好歹了,於是他在萬眾期盼中進京了,誰知還沒上任,就遇到這場前所未見的大洪災。這下誰也顧不上他了,王安石也不在意,默默的上任了。

上任之初,因為他的名聲太大,上司對他還是極為客氣的,起先也確實相安無事,只是不知今天,怎麼就打起來了。…;

陳恪和王安石接觸的不多,統共見了沒幾面,對於這個高大陽光的年輕人,王安石自然有些印象,點點頭,不苟言笑道:“呈送報告麼?負責的人不在,你放在我這兒吧,本官為你轉交。”

“是。”陳恪便將手裡的札子放在桌上,唱個喏道:“下官告退。”

王安石接過那札子,在封皮掃一眼,抬頭道:“你叫陳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