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1 / 4)

小說:一品江山 作者:抵制日貨

��拱茉謖餿豪習妥郵稚稀��

不過時代變了,現在越來越多的遼人,開始崇尚起漢禮來,規矩比宋朝人還多。只是這位年輕的大遼皇帝,天性無拘無束、返祖現象十分嚴重罷了……

耶律洪基盤腿坐在火堆邊,端著金盃飲一口烈酒,睥睨著趙宗績道:“宋使所為何來?”

趙宗績心說,你妹的,你叫我來的好不好?但話不能這麼說,面上還得恭聲道:“外臣為兩國長久和好而來。”

“長久和好?那簡單。”耶律洪基嘿然一笑道:“還我祖宗之地。則歡好可久也!”

趙宗績心頭怒意橫生……千里迢迢把我弄到大草原上來,一路上百般刁難。原來還是不死心!想到這兒,他反問道:“兩朝罷兵、和睦相處、達十年之久。陛下為何突然提出要割地?”

“因為南朝違約在先。”耶律洪基說著。看看身邊的大臣……早先介紹時,趙宗績知道,這位是遼國的南院樞密使、趙王耶律乙辛,乃遼主親近之人。

耶律乙辛知道,自家主上的心,全都在打獵上。對政務則不那麼上心。宋使質問之下,這位大哥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趕緊接話道:“你們南朝堵塞雁門關、在界河上增設塘泊、還修治城隍、徵集民兵。這是何意?”

“對,”耶律洪基點頭道:“群臣都請求用兵南朝,而寡人以為。不如遣使宋朝求關南之地。要是南朝給了,那還是兄弟之邦,自然長久和好。若南朝皇叔連這點面子都不給,再舉兵不遲。”宋遼澶淵之盟,約為兄弟之邦。當時宋真宗年長,為兄,遼聖宗年幼,為弟。現在宋朝的官家,是真宗之子,而耶律洪基在是遼聖宗之孫。輩分上矬了一輩。這是他被人說動,無事生非的重要原因。

“陛下開啟地圖看看便知,大宋堵塞雁門關,是為了防備西夏,並不是針對遼朝。增加塘泊是邊民自發開荒,且在遼朝提出抗議後,我們便已經叫停了。這些年來,界河以南的塘泊,已經基本填平。這正是我們對盟約的尊重。”趙宗績解釋道。

其實。邊界的塘泊縮小,始於黃河改道。泥沙俱下的黃河水一衝,把宋朝好容易挖的溝溝渠渠,全都填上了。不過這卻讓宋人可以理直氣壯的解釋此事。頓一下,趙宗績又道:“還有城隍是補修破損的,鄉勇是補充缺額的,完全沒有背約!”

“……”聽了趙宗績的解釋,耶律洪基面露訝異道:“非卿家如此一說,寡人還不知其詳。”說著看看另一邊的老者道:“皇叔,怎麼跟我皇兄說得不一樣?”…;

那頭帶金冠、身穿華服的老者,正是當今遼國皇位第一繼承人,皇太叔、天下兵馬大元帥耶律重元。而遼主口中的‘皇兄’,正是他的兒子涅魯古。耶律重元聞言淡淡道:“宋使之言,未必屬實。”

“也對。”耶律洪基點點頭,切一塊烤的金黃的鹿肉,送入口中慢慢咀嚼。

趙宗績以為,這輪談話差不多就到這兒了。誰知耶律洪基嚥下口中肉後,又開口道:“寡人所欲得者,祖宗故地爾,南朝歸還,是天經地義的。”

“陛下!”趙宗績火大了,硬聲道:“晉高祖為了僭取帝位,以燕雲十六州賄遼。周世宗復伐取關南,皆是前朝往事了。現如今,我大宋龍興已經九十年,若兩朝各自索取異代故地,豈是北朝之利哉?”

你們要是要關南故地,那我們就要幽雲十六州,看看誰損失大。

耶律洪基又一次詞窮。這時候歌舞開始了,遼主便不再廢話,請宋使觀賞為他們準備的舞蹈。

趙宗績等人只見營中空地處,已經排列了三百餘人的龐大樂舞隊,皆戴無腳幞頭、身穿紅袍、腳踏皮靴。在節奏明快的契丹樂伴奏聲中,舞者們腳跟著地,腳尖離地翹起,雙臂斜抱肘於胸前,上身右傾,向左側腰,開始翩翩起舞……

大部分宋使只是看個新鮮,因為比起宋人那登峰造極的歌舞水平來,遼國的舞蹈,只能算是原生態。沒有高難度的旋轉等動作,只是頓挫、伸縮手足罷了。

不過陳恪看著很舒服,這種豪邁、粗獷,節奏鮮明的舞蹈,比宋朝的楊柳輕舞,要男人多了。

當晚,狂歡一直持續到下半夜。

~~~~~~~~~~~~~~~~~~~~~~~~~~~~

次日從營帳中起床後,陳恪得知,遼主竟然已經移駕別處打獵去了。至於談判的事情,則甩給了皇太叔耶律重元……

“我還以為說動他了呢。”趙宗績鬱悶道。

“沒發現麼,那傢伙是個耙耳朵。”陳恪昨天一直沒說話,全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