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派居多,所以反對裁軍的意見佔了上風。而且官家也怕裁軍之後,各地治安急劇下降,眼看裁軍之議就要泡湯……
但這時,文彥博得到了西府長官的支援。當時的樞密使還是龐籍。龐相公雖然在後世戲臺上是個大白臉,但事實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官。他也認朝廷的冗兵之患太甚,應當削減。
有了龐籍的支援,文彥博立下軍令狀——如果裁軍以後社會治安出現問題,或者其他方面出現了問題,唯我是問!
男人要的就是這份魄力,文相公是不折不扣的爺們,在他的力主之下,官家終於同意裁軍。
在文彥博和龐籍的緊密部署下,各地廂軍、邊軍中,凡年齡在五十歲以上,或自願歸農的,都可以回家。這樣國家可以節約軍餉,民間也有人種地,老卒們也可以與親人團聚。最後全國累計裁軍八萬人,國內也沒有發生什麼惡**件,宋朝開國來的首次大裁軍宣告成功,大大緩解了財政緊張。
但是,還沒來得及乘勝追擊,兩人便相繼被搞了下去,其中搞掉文彥博時,陳恪還是出了大力的。當時,他還很是得意,認為古人也不過如此,自己一個小小的書生,就能透過計謀,神不知、鬼不覺,把堂堂宰相搞下去。
多年以後,隨著他經歷漸多,見識漸廣,終於回過味來……提供黑材料的,是柳老爺子,找人彈劾的,還是柳老爺子!自己明明被那老倌兒給當猴耍了……
不過一個柳老爺子,沒有那麼大本事,但整個將門集團有!因為宋朝重文抑武的國策,大宋將門已經沒有開國時的煊赫,變得十分低調。但低調不代表不存在,曹家、王家、楊家、柳家、慕容家……這些開國功勳的後代,一直牢牢把持著宋朝的軍界。
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