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3 / 4)

小說:一品江山 作者:抵制日貨

安慰陳恪道:“伱也不要沮喪,其實此事成行的還是很大的。”說著他壓低聲音道:“不瞞伱說,朝廷每年入不敷出,都達兩千萬貫左右。去歲大災之後,國帑更是告罄。若非賣了十三行鋪的地,只怕今年的俸祿都發不出來……所以如果大理真有取之不盡的銅礦,且可以便利的運到大宋,我想官家和相公們。還是會咬牙一試的。”

“我明白了。”陳恪點點頭,他懂了呂公著的意思……官家和相公們,無非是既想趨利又想避害。自己想說服他們,只有按照這個方法來。

“伱一路奔波,累壞了吧。”言盡於此,呂公著站起身道:“安心休息,等候官家召見吧。”

“嗯。”陳恪點點頭。起身相送。

~~~~~~~~~~~~~~~~~~~~~~~~~~~

第二天,官家在紫宸殿御堂中召見陳恪。

當陳恪聽宣進殿時,發現兩府公相一個不缺。已經分東西列坐於御座之下了……正式朝會上,相公們是站著的,但在這種非正式的召見時。官家體恤重臣,向來是賜坐的。

向官家和諸位相公行禮,陳恪被命起身,發現殿中只自己一個是站著的。

官家趙禎打量著這個,自己破例欽點的狀元郎,心中思緒連綿……多少年來,他所見的大宋官員,無不以明哲保身為立身之策,以危言聳聽為揚名之術,以媚上邀寵為進身之階。

但這個陳恪不一樣。他是狀元及第,只要按部就班,最多十餘年,就能宣麻拜相。完全沒必要自找麻煩,甚至把自己的前程都搭進去。

不過趙禎早就注意到。大宋朝開國百年,二十多名狀元,竟然沒出一個像樣的大人物。難道是狀元們無才?顯然不是。難道是沒有機會?顯然也不是,哪個皇帝都會對自己的狀元悉心培養、百般提拔,可為什麼就是不成大器呢?

看到這個只用十餘日,便從萬里之遙外的大理趕回。敢將天大的干係擔在身上的年輕人,趙禎有些明白了……慣子如殺子,太好的條件,讓那些狀元們不願冒險,不思進取,又怎能擔起國家的重任呢?

良久,官家才回過神來,望向陳恪道:“陳愛卿。”

“臣在。”陳恪恭聲答道。

“出使前,寡人是怎麼囑咐伱的?”趙禎沒有提眼前,反而先究起了過往。…;

“官家囑咐為臣,相機行事、穩妥為上,不可輕舉妄動。”陳恪答道。

“伱卻敢自導自演一場刺殺,把大理君臣都玩弄於股掌。”趙禎冷冷道:“真是好大的膽子。”

“官家恕罪,為臣也是迫不得已。”陳恪知道這件事瞞不住,所以在呈報中,已將所作所為和盤托出,並無半點隱瞞:“那大理國主段思廉,優柔寡斷、怯懦苟且。若為臣不逼他一逼,大理國內仍將陷入僵持,我大宋根本無法取得進展。”

“伱所謂的進展,就是讓大理陷入內亂麼?”樞密使韓琦沉聲道:“大宋的使臣,焉能行此等奸邪之舉?”

“樞相此言差矣。”陳恪搖搖頭道:“下官此舉,正是為了避免大理內亂,而不是讓大理百姓慘遭塗炭。”

“此話怎講?”

“大理之亂,並非因其表面之亂象,根源在於主弱臣強,權臣有取而代之之心。”陳恪沉聲道:“我大宋此時成為大理的宗主,派兵介入大理國內,正是給段氏撐腰。有了大宋的支援和保護,大理權臣再有不軌之念,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說得輕巧,無論是段氏獻土,還是大宋出兵,都會引起劇變。”韓琦嘶聲道:“如此潑天的干係,伱難道不該先上奏朝廷,然後依命行事嗎?”

“當然應該。”陳恪點點頭,道:“下官這不就回來上奏了麼?”

“伱這是先斬後奏!”韓琦黑著臉道:“大理的使者已經抵達雅州,伱讓朝廷如何拒絕?”

“他們名義上,只是就下官遇刺之事來道歉的。”陳恪淡淡道:“現在下官好端端站在這兒,如果樞相不願意接受,便讓他們轉回好了。”

“哼……”韓琦冷哼一聲道:“伱當是兒戲麼?”

陳恪笑笑不說話。

“好了好了。”趙禎出來打圓場道:“無論如何,大理獻土乃是天朝盛事,朝廷應當妥善處理此事,對不對呀,富相公?”說著話,他轉向了富弼。

“官家所言極是,大宋上次有此盛事,還是太宗皇帝時,漳、泉歸地、吳越獻土,當時我大宋威服四海,朝廷隆重接納,告知天下。如今官家仁德,又有大國願意依附大宋,儘管情況與太宗時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