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2 / 4)

小說:神鵰之大元國師 作者:鼕鼕

絕之首,被人稱為中神通,曾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力壓群雄,武功天下第一。這等人物,難道也不是咱們祖師婆婆的對手嗎?”

李莫愁聞言,神色間忽然變得略微有些黯淡了下來,但隨即又傲然道:“論到武功,自然不是我們祖師婆婆的對手。祖師婆婆的武功只有在那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之上,但只因祖師畢竟是一個女子,又向來不喜在外面拋頭露面,是以外人知道的並不多,聲名自然也因之默默不顯。不過話說回來,當年王重陽也的確算是一條鐵骨錚錚,縱橫江湖的英雄好漢,他當年憤恨金兵入侵,毀我田廬,殺我百姓,便曾大舉義旗,與金兵對戰,占城奪地,在中原建下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其他書友正在看:。但後來終究是因為金兵勢盛,王重陽連戰戰敗,手下將士逐漸傷亡殆盡,這才心灰意冷,憤而出家。從那時起,他才一度開始自稱是‘活死人’,之後的幾年時間裡,他都住在終南山後的前人墓穴之內,不肯走出墓門一步,寓意是雖生猶死,與金賊不共戴天。時隔多年之後,雖然他的故人好友、同袍舊部接連來訪,勸他出墓再幹一番事業,但他自己心灰意冷,又覺無面目以對祖師婆婆,因此始終不肯出墓。後來,祖師婆婆不願見他沉淪至此,又可惜他一副大好的身手埋沒在古墓之中,便使計相激,才成功讓王重陽走出古墓。二人經此變故,化敵為友,自那以後便開始攜手同闖江湖。但誰知王重陽後來漸漸地暴露出薄情寡義的本性來,每日裡滿口的家國天下,嘴上時時說著什麼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對祖師婆婆的深情厚誼卻裝痴喬呆,只做不知。祖師婆婆見那王重陽對自己百般羞辱,如此瞧不起自己,心中便十分憤恨,一改之前化敵為友的含情脈脈,轉瞬間反目成仇,與王重陽約定在終南山上比武決勝。但祖師婆婆心中對王重陽畢竟難以割捨,是以與那負心漢交手時始終不出重手,也是那王重陽並非徒有虛名,鬥了幾千招後,仍然難分勝負,便約定文鬥。這一次兩人約定,若是祖師婆婆獲勝,王重陽便要將那活死人墓讓於她居住。這話其實意思便是說若是祖師婆婆勝了,她便要與那王重陽共同在墓中同居廝守,生生世世永不分離。祖師婆婆對那王重陽情深至此,世間當真是再無第二人了。後來,祖師婆婆見王重陽答應了下來,便使出畢生功力,以手指在石頭上寫下了一首詩,期盼能就此與那王重陽廝守終生。誰知,那王重陽負心薄倖,雖然認輸,但當晚便搬出了活死人墓,只留祖師婆婆一人居住在墓中。祖師婆婆見他對自己終無情意,終於心灰意冷,不再糾纏。至於那活死人墓,便也就從此歸屬於我古墓派門下了。”

蕭遙原本期待能從李莫愁口中聽到一些原著中沒有的秘辛,可結果卻仍然是眾所周知的那一套,有些內情甚至自己還比她知曉的多一些,不由大為失望,心中不免有些不以為然。可一想到當年的林朝英竟然能對王重陽一片深情如斯,不管其中因果是非如何,也終歸算是情比金堅了。當下只得長嘆一聲,也不再多說什麼了。

冬去春來,三人在這建康城中一住數月,轉眼間已是兩個月過去了。年後的建康城異常熱鬧,而李莫愁先前所受的內傷,此時也早已痊癒。在這兩個月中,李莫愁靜心養傷之餘,也對蕭遙的武功又細細地指點了一番。蕭遙自沅江穿越,來到這南宋大世界中,至此已滿一年光陰。在這一年之中,他雖歷經磨難,九死一生,但周身筋脈中蘊藏的內力與對武學一道的理解也在不斷的加深著。這兩個月在建康隱姓埋名地生活,他既得李莫愁指點,自己又多有體悟,因此武功進境神速,古墓派的武功已經基本全部都修煉純熟,內力也大有進展。至於那桃花島武學,蕭遙卻只是在閒暇之餘,瞅著四處沒人時才偷偷揣摩比劃一二,並沒有認真地去加以練習。

這一日,蕭遙正按照慣例在後院之中,由李莫愁指點練功,洪凌波卻忽然面帶驚喜之色地撞開後門奔了進來,氣息急促地對李莫愁說道:“師父,您之前派遣弟子出去打探訊息,現在終於有訊息了。剛才弟子在酒樓中,突然發現有兩個黑道打扮的武林中人正在大堂角落裡用黑話偷偷摸摸地攀談。弟子見他們二人隨身攜帶著兵刃,看起來也像是身負武功的樣子,便想從他們口中探聽一下近段日子武林中都發生了什麼事情,不曾想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他二人所談論的正是小龍女師叔的比武招親一事。”

李莫愁和蕭遙一聽,頓時心神為之一振。李莫愁情緒激動,眼光閃爍間急忙問道:“他們說了些什麼?”

洪凌波躬身說道:“這訊息此時

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整個江湖。北方綠林黑道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