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3 / 4)

小說:神鵰之大元國師 作者:鼕鼕

蕭遙後怕之餘,上前檢視一番,這才明白原來縹緲峰上溼氣極大,加上百餘年來沒人維護,屬於年久失修,因此那些以金屬設定的暗器便統統都生了鏽,蕭遙踩到機關後聽到的那陣刺啦刺啦的聲音,便是其中的關鍵機括由於鏽跡太重,強行驅動時發出的聲音。

見此情景,蕭遙暗道一聲僥倖,緊跟著他連出兩劍,便將那一上一下攔在路上的兩柄大刀砍斷,拆除了這處機關。而有了這次的教訓後,雖說這地道內的機關可能都已經失效,不能再用了,但蕭遙也絕不敢掉以輕心,他手擎玄鐵巨劍,沿著地道一寸寸地前進,路上所遇機括陷阱盡皆破壞,使其不致發動。這般曲曲折折地走了不知多久後,眼前忽然現出了一個巨大的石窟。

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亂天山,激起千層雪(五)功法

這石窟與剛才的地道一樣,都是未經修飾,可見地道是依著山腹中天然的洞穴而開成。蕭遙在這石窟內轉了一圈,卻並未有什麼發現,只得接著向前走去。行了二里有餘,前方通道漸低,到後來已無法通行,蕭遙暗暗奇怪,怎麼沒見天龍原著中那個藏著功法的洞穴呢?想到這裡,只好回身再找,一番折騰之下,這才終於在一個隱蔽之處找到了關鍵所在。原來,天山童姥藏匿功法的那個洞穴,才是精心修建而成,且與周圍的環境渾然天成,洞門是以一塊與山壁完美契合的大巖,若非得知內情的人,那還真是不好找。

蕭遙發現了那條細微的門縫後,伸手便推開左側的一塊岩石,走進去後,發現裡面是一間頗為寬敞的石室。蕭遙置身其中,藉著火把的亮光,只見四壁岩石打磨得甚是光滑,石壁上刻滿了無數徑長尺許的圓圈,每個圈中都刻了各種各樣的圖形,有的是人像,有的是獸形,有的是殘缺不全的文字,更有些只是記號和線條,圓圈旁註著“甲一”、“甲二”、“子一”、“子二”等數字,圓圈之數若不逾千,至少也有**百個,一時卻哪裡看得周全?

見到這些刻畫,蕭遙心中終於暗暗地長出了一口氣。雖然此時還不太明白這些石刻代表了什麼,但直覺卻告訴他,這些東西,很可能便是自己遠赴千里,孜孜以求的八荒**唯我獨尊功、天山六陽掌和天山折梅手的功決。想到這裡,狂喜之後的蕭遙反而漸漸冷靜了下來,他知道一顆沉靜之心在練功之時的重要性,若是急於求成,反而容易走火入魔。

他繞著石室走了一圈,將室中其他火把都一一點亮後,這才深吸了一口氣,開始從頭看起。他注意到這牆上的圖畫圓圈旁,都標註“甲一”、“甲二”、“子一”、“子二”等數字,意識到這些數字可能就類似於圖書頁碼,是練功時所要遵循的順序。思及此處,他先找到甲一之圖,舉起火把,認真看起了編號“甲一”的圓圈。

蕭遙此時的武學修為已是頗為高深,見識也遠勝以往,凝神細察之下,一眼便看出了圈中所繪圖畫的深奧。這圖畫一入腦海,他便在心中暗暗拆解了起來。就是這麼一拆解,他虎軀一震,菊花一緊,猛然意識到,這甲一之圖所繪的武功,恐怕就是天山折梅手第一招的起手式。

想到這裡,他趕忙去看甲二之圖。兩幅圖連在一起,他稍一推演,便知這果真是天山折梅手的第二招。此時的蕭遙連驚喜和激動也都忘了,全副心神便都沉浸其中,腦海裡不斷記憶推演著這一路天山折梅手,就好像有一個小人在隨著他的觀察,已經在他的大腦中修煉這門功法了。依次看下去,天山折梅手圖解的最後,還刻著一段密密麻麻的口訣。蕭遙俯身一看,原來是第一路的掌法口訣。這口訣七個字一句,共有十二句,八十四個字,蕭遙不僅悟性極高,記心也是極強,前前後後只看了三遍,他便都記住了。

不過這八十四字甚是拗口,接連七個平聲字後,跟著是七個仄聲字,音韻全然不調,倒如急口令相似。見此情景,蕭遙忽然記起這天山折梅手的口訣,乃是與聲韻呼吸之理全然相反,,唸誦這套歌訣,其實是調勻真氣的法門,當初虛竹便是揹著天山童姥一邊奔跑,一邊背誦這口訣。想到這裡,他好奇心頓起,也試著唸誦起來,前三字穩穩當當,不料卻在第四個“浮”字卡著,便如舌頭繞不過來彎一般,無論如何不能順利念出來,必須停頓一下才能順利接下去。蕭遙知道問題出在這裡,略一思索,再結合這口訣的特點,沒一會便明白了關鍵之,等再念到第四個字時,他的氣息又是一窒,但由於早有準備,到了這個點兒後,便自然而然地一提真氣,這個“浮”字便順順當當念過去了。

天山折梅手圖解完後,後面緊跟著就是天山六陽掌的圖解,隨著那些“丁四”、“寅五”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