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誼的肩上,而不是被空降者佔領,但是一些風言風語還是有的。劉誼在心中暗自思忖:新集“打天下”的老臣們是不是都服氣這位幾乎比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要年輕一半的老闆?新集管理層會不會認可他的管理思路與變革,並像尊重前任一樣尊重自己?新集的員工們能不能心無旁騖,真心實意地來配合自己的工作?
如同400米接力賽的環狀跑道一樣,起點是終點,終點也是起點。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劉誼雖心中難免忐忑,然而,接力棒已在手中,他只能“以終為始”,奮力前行了。劉誼,就是劉誼,他很快在廖多蓀、張濤、周慶富、陶傳江等老一輩輔佐者的扶持下,進入了描繪自己胸中藍圖的角色。
繼承:順勢而為要事第一
1998年9月2日淮南市委、市政府和公司董事會聯合召開公司中層幹部會議,宣佈劉誼總經理的任命後,劉誼首先沿著父親、前任劉明善總經理的工作計劃和思路,抓了幾件要事:安全生產、感情聯絡、科技創新、企業文化建設。
10月1日,上任伊始,劉誼帶領公司高階顧問等新一屆領導班子拜訪新集礦區所在的四個鄉鎮,贈送了“地礦一家,魚水情深”的錦旗。劉誼明白,從基層礦長到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一切成就的源頭來源於“當地幹部與百姓的支援”。
國慶節過了恰好是中秋節。
中秋,本該各自回家過的團圓節。可煤礦上下,有那麼多的職工必須要堅守崗位。於是,節日當天,新集在新落成的賓館主樓北廣場舉辦了一場“98新集礦工中秋團拜會”,劉誼做了中秋祝詞。公司300多名代表參加了大聯歡,聯歡會上,大家各展才藝,興高采烈,反映了新班子的團結一致。
10月8日,劉誼主持召開黨委會,研究決定對新集十年經驗和成就進行總結:決定拍一部新集十年曆史回顧專題片,出一本反映新集十年創業、十年輝煌畫冊,出一本功臣名錄;決定製作“新集奮進牛”獎品和獎章;決定對參與礦區建設的老同志和百名“新集之星”進行表彰。並決定在12月26日舉行礦區十年慶典暨表彰大會。
10月28日,重陽節老同志座談會在賓館召開,遠在北京的劉明善傳真賦詩贈新集老友。
12月26~27日,與淮南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的“改革開放與新集發展”理論研討會舉行,來自北京、合肥、淮南等各地專家學者及理論界、教育界、新聞界人士共八十多人參會,會後,將三十五篇入選論文集結成冊,正式出版。該論文集將前十年新集的成就和經驗做了很好的詮釋和評價。
……
無疑,這些做法既是必要的,也是得人心的。
這,正是劉誼的期望。
開拓·陣法
1998年,新集的分水嶺。
新集有了新的領路人,也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H股上市夭折,國際化出師不利。新集該怎樣突破經濟困局,開拓企業的新局面?
藍圖在腦海中升騰,漸漸清晰。這是鳳凰涅槃的時刻。
創新:十項改革新舉措
然而,新官上任後真正的第一把火燒向的是管理層。
中秋節後第二天,劉誼主持召開上任之後的第一次工作會議。他的工作報告是《認清形勢、理清思路、團結一致、再鑄輝煌》。會上,劉誼嚴肅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深刻理解新集精神的內涵,把握股份公司按照公司法和現代企業制度正式運作為發展契機,加快內部管理的競爭機制、*管理機制、激勵和約束機制的建立步伐,達到以穩定求發展,不斷壯大公司的綜合實力,推動企業效益和職工收入的穩步提高。”
第二章 鼎革維新(1997~2002年)(10)
“內部競爭”“*管理”……這些與劉明善時代截然不同的思路、步調、方法,或許是劉誼扛鼎新集,打造一個更新、更與時俱進的企業所做的嘗試。而鑑於嚴峻的經濟形勢和艱難的市場分析,劉誼主導推出“十項改革措施”,挖掘內部管理組織和機制的潛力,力戰營銷市場。
�《淮南日報》,12月23日。十項改革措施的重點如下�:
(1)建立資產委託管理新機制,制定《資產委託管理和經營風險抵押金管理制度》,將每一臺裝置、每一個大型材料,按分工和價值的不同,委託給具體人去經營性使用,將實物作為資產來進行管理,加強裝置合理使用,減少材料的浪費,降低成本。
(2)賦予安全礦長總經理代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