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等人因襲了黃宗羲的思想,認為君主應當“視己為天下之人役”,把自己看作民眾的公僕,為天下民眾服務。譚嗣同則指出:“生民之初,本無所謂君臣,則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於是共舉一民為君。夫曰共舉之,則非君擇民,而民擇君也……夫曰共舉之,則因有民而後有君,君末也,民本也。”而且說得更為直截了當,“君也者,為民辦事者也”。儒者旁徵博引,從黃宗羲上追孔老夫子,而且不遺餘力,康有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十四、西學東漸後的唾沫與熱血(2)
1891年,33歲的康有為開始在廣州設館招徒,以“萬木草堂”推介自己心中“大同世界”的理想。初時不太出名,只有19名學生,慘淡度日,到了後來名氣大了,就有了最為著名的學生梁啟超、麥孟華、徐勤等。講學可算是驚世駭俗,就是以自撰的兩本論著《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為宣講內容,不僅講解孔子、佛學、周秦諸子學、宋明理學,還給學生傳授一些西洋哲學、社會學、政治學原理及中外史學。
康有為的膽量來自於他日常飽讀的歐美、日本雜書。《新學偽經考》就是在維護孔子的名義下,將東漢以降所有儒家恭奉的傳統經典宣佈為偽造的文獻,儒學源自荀子,“孟學絕而孔學亦衰”。――此說徹底解構了傳統儒學,從氣勢上震懾了那些以正統學派自居的儒學名宿,多少動搖了守舊派多年來“恪守祖訓”的信念,給後來的維新變法運動開闢了一條新路。《孔子改制考》憑藉的是孔子《公羊春秋》的“公羊三世說”和《禮記》的“大同”思想,鼓吹託古改制以改造儒學,把孔子塑造成託古改制的“末王”,認為中國的歷史和未來必將經過三個階段,也就是“據亂世”(君主專制時代)、“開平世”(君主立憲時代)、“太平世”(民主共和時代的“大同世界”)。而且他認為,“據亂世”只有經過變法維新才能進入“開平世”,最終達到“大同世界”。
上述兩書是康有為變法前影響最大的著作,不是一般的“考辨專著”,而是謀求改制變法的理論著述。披的是經學外衣,掛的是孔聖招牌,以孔子著而不述的微言大義來顛覆孔門後學的各種旁門雜說,無非是想減輕一點非聖無法的壓力。康有為認為,只有變法才能使中國富強,最後達到“大同”的境界。然而,他所謂的“變”,只不過是溫和的“漸變”,而不是凌厲的“驟變”。而且為了變法,他一度收起了“開議院”、“興民權”的旗幟,認為尊崇皇權,依靠皇帝才可以推行變法。
不過,“民主”、“民權”已成了那個時代朝野之間使用頻率頗高的詞彙。郭嵩燾1878年5月19日的日記寫道:“西洋政教以民為重,故一切取順民意,即諸君主之國,大政一出之議紳,民權常重於君。”同一時期的黃遵憲在其所著的《日本國誌》記述:“近日民心漸染西法,竟有倡民權自由之說者……百姓執此說以要君,遂聯名上書,環闕陳訴,請開國會而伸民權。”
1895年4月,康有為在北京參加會試之際,正是《馬關條約》簽訂之時。他帶頭鼓動各省舉人1300多名聯名上書皇帝,提出“拒籤和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三項建議,論述了“富國”、“養民”、“教民”等具體措施的萬言書,要求變法圖強。雖然都察院以條約已籤無法挽回為藉口,不敢接受萬言書,沒有達到上書皇帝的目的,但此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上書、參政議政的先例。――這就是近代史上名噪一時的“公車上書”。
1895年8月17日,康有為在北京創辦了維新派的第一份報紙《萬國公報》,後改名《中外紀聞》,由梁啟超等人編輯撰稿,宣傳西學,鼓吹變法,隨《邸報》免費贈給京官,以便變通風氣,在官員中的影響力卓著。此外,在康有為、梁啟超奔走下,翰林院侍讀學士文廷式出面組織了維新派的第一個政治團體強學會,並得到翁同龢、張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員的鼎力支援。康有為親自撰寫《強學會敘》,指出中國已陷入“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瞬,日洞眈,處四強鄰之中而為中國,岌岌哉!”的危局之中,唯有變法才能民族圖存。不久,康有為又赴上海創立強學分會,並出版了《強學報》,南北遙相呼應一時壯觀。――維新之風漸開且再難遏抑。
1898年,在光緒皇帝以及一些得力的大臣支援下,康有為聯合了許多有志之士,開始了維新變法。然而,新政僅維持了百日左右,便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封殺,光緒被囚,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血染法場,康有為師徒數人事先獲知訊息,走避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