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臭”。 敦洲說,在商場裡的出售的新羽絨服一般聞不到異味,因為廠家都要先對鴨絨進行水洗,除汙、脫脂、去味兒,有的還加入了除臭劑,但這並不能從根子上洗掉“鴨狐臭”。這樣的鴨絨一般在3個月後就會反味兒,而且這種異味至少要一年以後才能基本散盡。 另外,王敦洲還指出,對白鴨絨中的異色毛絨(即白鴨毛絨中的有色毛絨,包括深黃毛絨),一般應該手工挑選。但是有些廠家為了使鴨絨顯得更白,竟使用了含有甲醛的漂白劑。據瞭解,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於水的刺激性有害氣體,高濃度時,可以引起頭暈頭痛、噁心、胸悶、氣喘等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呼吸系統和肝臟的損害。 王敦洲說,漂白的後果是,鴨絨的顏色白了,但是鴨絨容易變脆,其保暖性也會受到影響。 鵝絨比鴨絨要強很多,業界人所共知。但為什麼至今只有北極絨一家生產鵝絨羽絨服呢? 姚小蔓秘書長認為,主要是成本高。據悉,目前鵝絨的市場價比鴨絨的要高60%至200%左右。因為鵝絨一年只能產一季,並且每隻鵝的產絨量很小,但鴨絨最多時一年可以產3季。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鵝絨羽絨服是比鴨絨羽絨服貴一些。但羊絨也比羊毛貴很多,如今人們卻越來越傾向於購買羊絨衣。同理,鵝絨羽絨服更應該得到市場的認可。 鴨絨鵝絨漫天飄 這個冬天能有多冷? 盛夏時節就進行廣告大比拼,熱浪滾滾羽絨服便已開始熱銷,眾多新軍競相入局,保暖內衣也持刀殺向羽絨服市場,引發了鴨鵝大戰、標準之爭,9月初,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和中國羽絨服裝及製品專業委員會聯合在京召開新聞釋出會,專家們對鵝鴨區別發表了各自觀點—— 原料對比違不違法? 電視廣告片中的鵝絨鴨絨知識競賽: “請聽好,鵝絨和鴨絨的區別是什麼?開始!” “我知道,它比鴨絨更鬆軟…… 它沒有鴨絨那股怪味道…… 用它做衣服更漂亮、更暖和。” 在一連串的答案被一連串地說出後,一隻優越的白鵝昂首挺胸,而那隻灰色的鴨子卻垂頭喪氣。 這條以“一朵鵝絨一朵金,北極絨時尚羽絨服”作為總結詞的廣告片,劇中主角還是葛優,搭檔從徐帆變為何晴,保暖內衣也變成了羽絨服。 暑期便以廣告造勢,很容易令人聯想到去年保暖內衣的“動作”;而被指“有對比廣告之嫌”的“鴨鵝大戰”的同時似乎還繚繞著“行業標準之爭”的硝煙。 針對“對比廣告”的疑問,中國廣告協會的意見是:該廣告畫面與用語不違背《廣告法》及有關規定。 中國廣告協會諮詢部主任李方午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廣告法》規定,在宣傳本企業產品時,不得貶低其他商品生產者的產品和服務,而並未禁止進行比較。所謂貶低,是指完全低於事實應具備的條件。在對該廣告進行稽核時,中廣協曾向有關部門就鵝絨與鴨絨的差別進行了諮詢。一般意義上講,生長時間相同的鵝與鴨相比,鵝絨的朵大,蓬鬆度高,並且由於鵝的飼養數量相對較少,所以鵝絨製品的價格比鴨絨製品高。 李方午說,該廣告僅對兩種絨的質地進行比較,而未涉及具體企業的具體產品。雖然其中隱含的潛臺詞不言而喻,但企業宣傳自己的產品無可厚非,只要不貶低他人就不違法。如果廣告中是以羽絨服產品進行比較,那百分之百會被“槍斃”。 的確,“鴨鵝大戰”並非鴨絨與鵝絨之戰,其實延伸的是鴨絨服與鵝絨服;戰事不僅出現在廣告裡,更會上演在市場中。 究竟是鵝絨好,還是鴨絨好?消費者對此不甚明瞭,業內專家也對其有不同看法。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副會長、羽絨工業委員會主任王敦洲告訴記者,鵝絨在各項指標上均優於鴨絨,由於鵝是素食動物,而鴨是雜食,所以,與鵝絨相比,鴨絨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異味。業內人士稱之為“脂肪腥”,甚至有人稱之為“鴨狐臭”。 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秘書長姚小蔓女士認為,鵝鴨是不同的品種,不能一概而論。她說:“即便是相同的品種,由於地域、生長時間、生長季節的不同,鵝絨和鴨絨也是有所區別的,如果籠統地說鵝絨一定優於鴨絨,是不科學的。鵝絨、鴨絨的生產加工過程都是一樣的,符合標準的鵝絨、鴨絨都是無味、無害的,有異味的鵝絨、鴨絨都是不符合標準的。” 中國羽絨服裝及製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鄭金揚則認為,同等條件下,優質鵝絨與優質鴨絨相比較,是鵝絨要好一些。鵝絨的蓬鬆度比鴨絨高,因此保暖效能比鴨絨要好一些,但他同時認為,其實兩者在保暖效能上相差不大。 李方午表示,對於目前有關“鴨鵝大戰”廣告的異議,中廣協正就技術問題進一步向有關方面更廣泛地瞭解情況。 羽絨行業需要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