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書中的知識並不困難,難得是應用這些知識;能用這些知識也不困難,能記住是困難的。
【評析】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可以改變一個人;一本好書,可以讓人受益終生,從中學習做人的道理;同樣,一本也可以使人走入歧途。所以,書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古今中外不少人對書青睞有加。家藏萬卷,從中吸取精華為自己所用,受益匪淺。
買書則可以閱讀,閱讀需要理解領悟,領悟了才可學以致用,這是讀書的一個過程。也是從書中學的東西的最好方法。
有人有錢就能買書,買回來後束之高閣,而不去閱讀,相反倒不如借來的書看的多,所以“藏書不難,能看為難”頗有道理。有時我們出於好奇,可能見書就走馬觀花似的看一邊,根本不求甚解;是否真正領悟了書的要義精髓很難說。如果只看書而不懂得書中所說的內容,那麼看這部書的意義究竟何在呢?由此可以看出 ;“看書不難,能讀為難”,也是頗為恰當的。讀書是為了學以致用,用知識服務於社會人生。有人也許學富五車,只是懂得照搬教條,不能靈活的將知識用於實際操作中,於是就算學到了知識同樣是沒有任何用處,可見“讀書不難,能用為難”。書中的智慧可以說是包羅永珍,只是用了就忘的人很多,所以最後作者發出感嘆“能記為難”。
書要讀,要有深解,要用,最重要的是能牢牢記住在適當的時候應用它,這樣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更多熱門小說,請訪問宜搜小說搜尋(b。easou。)
'19'十九
求知己於朋友易
【原文】
求知己於朋友易,求知己於妻妾難,求知己於君臣則尤難之難。
【原評】
王名友曰:求知己於妾易,求知己於妻難,求知己於有妾之妻尤難。
張竹坡曰:求知己於兄弟亦難。
江含徵曰:求知己於鬼神則反易耳。
【譯文】
在朋友中尋找知己容易,在妻妾之中找知己比較困難,在君臣中找知己難上加難。
【評析】
魯迅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可以看出知音難覓。有時人生一世卻連個知己也找不到,知己是可遇不可求的。作者認為在朋友中找知己容易,在妻妾中找知己困難,在君臣中間尋找知己便難上加難,他為什麼要發出這樣的感嘆呢?
朋友指的是同師同志、志趣相投、情誼相投的人,在許多問題上容易達成共識,很容易成為知己。於是作者認為:“求知己於朋友易”。妻妾不同於朋友。古時候“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促成婚姻,男子在外出庭入堂,接觸外界事物比較多,而女子待字閨中,何況男尊女卑觀念根深蒂固,他們之間不可能有許多瞭解、溝通,所以要想在妻妾之中覓得知己可以說是很困難的。在封建社會,君主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臣間無任何平等可言,於是君臣之間就有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臣子稍有不慎,就會招來橫禍。所以作者說:“求知己於君臣之間尤難之難。”
何謂善人
【原文】
何謂善人?無損於世者,則謂之善人;何謂惡人?有害於世者,則謂之惡人。
【原評】
江含徵曰:尚有有害於世而反邀善人之譽,此實為好利而顯為名高者,則又惡人之尤。
【譯文】
什麼樣的人可以稱之為善人?對社會對世人沒有損害的人,可以稱之為善人;什麼樣的人是惡人?對社會對世人有損害的人,稱之為惡人。
【評析】
善惡觀念自古以來就存在,人們也存在著善惡的分別。這則文字,以對社會有沒有損害作為判別惡人與善人的唯一標準,體現了以法治人的觀念。這是對傳統的人治觀念的大膽否定,在當時卻具有超前性。
但是現在所說的“善人”的概念,似乎不僅僅侷限在是否對社會構成威脅,它有著更多、更全面的要求。善人首先:要有一定的修養,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很強的是非觀念;處理事情要理智,能抵擋各種誘惑;並且要準確把握自己的一言一行。除此之外還要有奉獻精神。這樣才可以為社會做貢獻。
有工夫讀書
【原文】
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