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黃營與楊天順的抗日義勇總隊兵和一處,聲勢洪大。一些原先還處於觀望的武裝,紛紛投到這杆抗日大旗之下。林小鳳的“青山好”也來了,她雖沒明確加入總隊,但表示聽從楊天順的指揮。
楊天順很高興,只要抗日,他不在意形式,他理解林小鳳的心情。
黃營來後,楊天順與黃漢國懇談幾次,竭力主張黃漢國擔當總隊長,他認為黃漢國懂軍事,有指揮才能。黃漢國堅持不肯,他敬佩楊天順的民族氣節,考慮部下的情緒,他提出個折衷辦法,總隊和黃營實為一體,暫分而帶之。待黃營官兵與總隊的人相處和睦後,楊天順在黃營中建立了威信,總隊長自然就不必易人。兩人不愧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間沒有一絲的雜念。
事變後,山裡人心中始終憋著一股氣,現在隊伍壯大,大夥兒都嚷著採取一次大的行動,打一打日本人的囂張氣焰。楊天順和黃漢國等人研究之後,決定攻打太平鎮。從偵察中得知太平鎮在黃營譁變後,沒有大的變化,井谷的守備隊,保安隊及由警察署擴編的警察隊,約七百餘人。而義勇總隊和黃營,達二仟多人,佔絕對優勢。為打好這一仗,組成了指揮部,因黃漢國熟悉太平鎮的防務,由黃漢國任總指揮。
這日,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撲向太平鎮,第二天中午來到太平鎮外,黃營兩個連,總隊兩個大隊從東面主攻,齊念哲率一連及一個大隊堵住南面,切斷敵人退路,西北兩面通往山區,敵人不會從那兩個方向突圍,各派二佰人據險要地勢防守。黃漢國又派林小鳳率部下佔領小石橋,將南北鐵路破壞,以防省城敵人乘火車增援。兵力佈署完畢黃漢國、楊天順在主攻陣地前沿,持望遠鏡向太平鎮瞭望,發現鎮口敵人穿梭往來。
太平鎮已得到報告,井谷將鎮外隊伍收攏入鎮,並向省城,縣城發出救援電,他親自到鎮口督戰。
黃漢國待各部就位,下達總攻命令,傾刻間,太平鎮四周響起激烈的槍聲。黃營佈置在第一線,大概他們想在義勇總隊面前顯示正規軍的優勢,戰鬥一開始就表現得非常勇敢。總隊隊員雖然頭次打大仗,但漢子們懷著對日軍的刻骨仇恨,不甘落於黃營士兵之後。
太平鎮的防守工事,是一排由砂包築成的小碉堡,每包碉堡裡六個士兵,隔三個碉堡,配備一挺歪把機槍。
井谷站在一堵牆後,身邊數門小鋼炮,不停地射著炮彈。他知道整個鎮子已被包圍,心裡發慌,表面卻不露聲色。
霍顏平陪伴井谷,他最初以為進攻太平鎮的武裝,一旦遭日本人的阻擊,便會逃竄,隨喊殺聲逼近,又透過望遠鏡觀望,看著接二連三斃命的日兵,保安隊員,警察,他害怕了,腿肚子時不時抖動幾下。
川島指揮大部分保安隊員及日軍一箇中隊守在南面,打響後,他沒把對手放在眼裡,讓白樹坤率隊衝鋒,剛衝出十幾米,被對面一陣槍打倒二十多人,白樹坤退回來,嚇得面無人色。川島這才覺出不妙,忙去鎮東,與井谷商量對策。
黃漢國見突擊隊伍受阻,十分焦急。
楊天順說:“漢國,我上去。”
“不,還是你在這兒指揮,我帶人衝一下。”
“你是總指揮,不能擅自離開。”
“你打算咋攻?”
“我找一些槍法好的人,封住敵人機槍射孔。”
“天順,加小心啊。”
楊天順率李九等人,匍匐向前,爬到被火力壓在壕溝裡的萬立中身邊,見萬立中胳膊滲出血,忙讓萬立中撤下去。萬立中說子彈擦破皮,隨即從衣服撕塊條布包紮好。
李九等炮手順過大槍,瞄準前面碉堡的射擊孔,一齊扣動扳機,顆顆子彈準確無誤地正中碉堡裡日兵的面門,頓時,對面機槍啞了數處。
萬立中挺起身,抱著機槍橫掃,敵人抵擋不住,向後潰逃,萬立中又大喊一聲,率士兵,隊員呼喊著衝上去,突破了太平鎮第一道防線。
井谷提著戰刀,催趕著退入牆後和民房內的日兵、保安隊員,但想奪回碉堡已是不可能的了。
川島一臉汗水地說:“井谷少佐,敵人來勢兇猛,我們要做應急準備呀。”
霍顏平也說:“是啊,太君,力量懸殊,寡不敵眾啊。”
井谷沉思著。
川島又說:“我們把兵力收攏起來,退到鎮裡,等待援軍吧。”
井谷皺眉說:“帝國軍隊,後退可恥。”
川島與井谷同雖是太平鎮巨頭,但在這種時刻,是不好與井谷爭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