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說,他最敬佩的公司管理層是資本城/美國廣播公司的湯姆·墨菲、丹·伯克,政府僱員保險公司的比爾·斯奈德、盧·辛普森,華盛頓郵報公司的凱瑟琳·格雷厄姆、迪克·西蒙斯,這也是伯克希爾公司希望能永久持有這3只股票的重要原因。
在每年伯克希爾公司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巴菲特都要不惜筆墨甚至有些肉麻地讚賞旗下公司的優秀管理層,不但欣賞他們的出眾管理能力,更讚賞他們的高尚人品。
他說,在長期的合作過程中,他經常有機會近距離地觀察這3家公司的執行長,相比之下,他們要比其他上市公司執行長的表現卓越得多了。
例如,有些上市公司的執行長明顯無法勝任工作,可令人奇怪的是他們的位置卻坐得很牢,一點也沒有後顧之憂。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呢,必然會導致公司內在價值大幅度下降,甚至面臨倒閉風險。
巴菲特說,究其原因在於,執行長的管理能力很難衡量。舉個簡單例子來說,如果有位秘書被應聘時要求達到的打字速度是每分鐘80個字,可是上班後發現她的打字速度實際上只有每分鐘50個字,那麼毫無疑問她會被立刻解僱。同樣的道理,如果銷售人員在規定時間裡沒能完成銷售任務,也同樣可能會面臨下崗甚至失業。
奇怪的是,一名不稱職的執行長要麼缺乏明確的考核標準,要麼是即使有標準也不是模糊不清就是難以執行,要麼這種標準乾脆就是被肆意歪曲、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的……在這種情況下結果是什麼呢,一句話,執行長終能找到藉口矇混過關,透過“考核”。
巴菲特認為,在你重點投資的上市公司裡,這種情形是不允許存在的,否則該公司的長期競爭優勢和內在價值就無從得到保證,你的投資也就很可能會打個水漂。
而事實上,許多上市公司中都存在著這種情形。究其原因在於:執行長缺乏有效監督。
雖然從道理上講,公司董事會應當監督、考核管理層,而實際上公司董事會成員都希望能與執行長和睦相處,不願意得罪公司管理層。即使公司到了破產邊緣、最終被其他公司兼併了,那些作鳥獸散的董事會成員包括公司管理層,原本享受的優厚待遇也不會有多大損失,甚至還可能因禍得福,取得比原來更高的待遇。
所以巴菲特一再勸告投資者,一定要把資金投到公司管理層十分優秀的上市公司。如果你對這家公司管理層的管理才能和人品一無所知,那麼且慢,還是等考察清楚了再作決策。他說,日常生活中你根本不可能把錢莫名其妙地交給陌生人打理,為什麼在股票投資中就能這樣盲目呢?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那麼,巴菲特心目中的優秀管理層究竟有什麼標準嗎?
巴菲特說:“上述這些觀點並非是對所有執行長或董事會的譴責,他們中的大多數非常能幹而且勤奮努力,有些人甚至十分出類拔萃。但是,查理和我見識過許多管理失誤,使我們非常幸運能夠與3只永遠持股股票的公司管理人員一起合作。他們熱愛自己的公司,像所有者那樣思考,他們的所作所為表現出高尚的品德與出眾的能力。”
從上不難看出,巴菲特對優秀公司管理層的衡量標準主要有兩點:一是高尚的品德,二是出眾的能力。前者主要是指公司管理層的為人應當值得投資者信賴,否則你就不會放心地把錢交給他打理;後者主要是指這個公司管理層有能力為股東創造良好收益,讓投資者從中得到合理回報,“佔著茅坑不拉屎”是不允許的。
【巴菲特智慧結晶】
巴菲特認為,買股票一定要選擇公司管理層十分優秀的上市公司。他對優秀管理層的基本標準是:“他們熱愛自己的公司,像所有者那樣思考,他們的所作所為表現出高尚的品德與出眾的能力。”
公司管理層影響著內在價值
在約翰·威廉姆斯50年前所寫的《投資價值理論》當中,老早便提出了計算價值的公式。我把它濃縮列示如下:今天任何股票、債券或是企業的價值,都將取決於其未來年度剩餘年限的現金流入與流出,以一個適當的利率加以折現後所得到的期望值。特別注意這個公式對於股票與債券皆一體適用,不過這裡有一點很重要但卻很難克服差異的差異,那就是債券有債票與到期日,可以清楚地定義未來的現金流入。但是就股票而言,投資者必須自己去分析未來可能得到的票息;更重要的是,管理階層的品質對於債券的影響相當有限,頂多因為公司無能或是誠信明顯不足而延遲債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