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付。以臣之見,不如向吳國求援,漢吳唇亡齒寒,吳主必知其中厲害,只有吳國肯發兵救援,何愁不解閬中之圍。”
向吳國求援,這一點,劉禪和諸臣不是沒有考慮過,蜀漢雖與吳國結盟,但例來自居正統,看不起吳國,如果低聲下氣地向吳國求援的話,似乎有失天朝的威嚴,不到萬不得已,劉禪都沒有向吳國請求援兵的打算。此時閻宇突然提出來向吳國求援,到讓劉禪的心思有些活絡,畢竟跟亡國相比,尊嚴和臉面只能算是小事。
“諸葛愛卿,你意下如何?”劉禪詢問諸葛瞻道。
諸葛瞻沉穩地道:“陛下,臣以為右將軍所言極是。漢吳兩國一衣帶水,唇亡而齒寒,相信吳主也深知這個道理,今我大漢蒙難,社稷有存亡之危,正可向東吳借兵,以漢吳多年來的秦晉之好,吳主定會發兵救援,以解我朝燃眉之急。”
諸葛瞻身為首輔,說話自然有他的份量,既然他出面支援閻宇的提議,說明朝中主要的勢力還是支援向吳國求援的。
之後,太僕蔣顯、尚書李虎等人皆附議向吳國搬請救兵。
劉禪打量了一下眾臣,幾乎是眾口一辭,於是輕嘆了一聲,正準備開口准奏,卻聽劉胤在階下奏道:“陛下,臣以為向東吳求救,似有不妥。”
雖然劉胤說話的聲音並不大,但在語調一致的奏請之中,劉胤的話的確很另類,所以聽起來格外地刺耳,諸葛瞻皺了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