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突然殺入的鐘會大軍,守城的晉軍顯然沒有任何的心理準備,自然也組織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激戰不到一個時辰,鍾會的軍隊就完全地控制了襄陽的絕大多數地方,守城的晉軍除了一部分人被迫投降之外,其餘的軍隊在襄陽太守古潢的帶領之下,棄城而逃,放棄了襄陽。
於是鍾會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襄陽,也暫時為十萬大軍找到了一個棲身之所。
城頭飄揚著的“晉”字號大旗被夏侯鹹一刀給砍斷了,大旗落地,被撕成了粉碎,很快一面嶄新旗幟飄揚在了襄陽的上空,而這個旗號,是讓襄陽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大魏旗號了,那“魏”字號旗在迎風飛舞的時候,讓許多的襄陽人都產生了一種錯覺,彷彿又回到了兩年前一般。
城中的百姓似乎還沒有從這場戰亂之中回過味來,畢竟從軍服的顏色上,是無法區分出誰是敵人誰是自己人,但城頭上飄揚的大魏旗幟,似乎讓他們明白原來就是魏國的復辟之戰,曾經盛極一時的大魏朝又重新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之中。(未完待續。)
第692章 稱臣
鍾會攻佔襄陽之後,恢復了大魏的旗號,自立為魏興王,並大封群臣,封胡烈為前將軍,夏侯鹹為右將軍,句安為左將軍,王買為後將軍,鍾邕為長史,田續為襄陽太守,皇甫輳А㈦記轡�笥一ぞ���硎�嗤潁��坪拼螅�踩懷晌��裎庵�獾牡諶�絞屏Α�
襄陽南面與東吳相接,西面與西蜀相連,北面與晉國的南陽郡毗鄰,自立之後,鍾會明白,司馬炎必定會調動人馬瘋狂反撲,如何在襄陽立足,也確實讓鍾會費了一番心思。
襄陽乃南北東西之要衝,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鍾會首先要考慮的,是免受腹背受敵之苦,西蜀那邊暫時不用考慮,就算是姜維拿下了漢中,也不可能從巴東小路上進軍,只須派駐一支人馬在巴東小路的險隘之處駐守,完全可以擋得住蜀軍的來犯。
唯一讓鍾會擔憂的就是襄陽南面的江陵之敵,陸抗進攻弋陽之時,就派陸凱進駐當陽,對襄陽是虎視眈眈,雖然這一路人馬是為了陸抗進攻弋陽起牽制作用,但如果襄陽有變,吳人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撲上來。儘管鍾會的人馬多於陸抗的人馬,一對一的話鍾會肯定不會發怵,但如果北面吃緊之時,陸凱在背後捅上這麼一刀子,那鍾會恐怕就真的吃不消了。
為了消除南線的隱患,讓鍾會可以集中兵力與北面之敵周旋,鍾會立刻派人與陸凱接洽,闡明瞭自己反晉的立場,希望可以透過稱臣納貢這樣的方式,與東吳締結友好盟約,守望相助,共拒******。
從襄陽到當陽,也不過就是百十里的路程,鍾會派出的使者快馬只需半日的路程就趕到了當陽,將鍾會的書信呈給了陸凱。
由於襄陽事變發生地極快,當陸凱得到訊息的時候,鍾會已經是控制了整個的襄陽,陸凱就算是再想有什麼動作,也是來不及了,他也只有駐兵當陽,靜觀其變。
看到鍾會的書信陸凱略微有些詫異,不過想想也正常,現在鍾會背叛了晉國,所以才會選擇投靠吳國,只不過鍾會的表現也太神速了一點,那邊剛剛拿下襄陽,這邊就已經是派來使者和吳國接洽了,顯然有些迫不及待。
這也怪不得鍾會著急,鍾會叛亂,帶給司馬炎的震撼一定是無以加復的,為了撲滅這支叛軍,司馬炎肯定會派兵進剿的,為了獲得吳國方面的支援,鍾會當然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內派人前往吳國。
事關重大,陸凱自然也不能擅自做主,此時必定得稟報吳主孫皓,不過在上報吳主之前,陸凱還是事先與弋陽的陸抗取得了聯絡,爭取在這件事上面達成共識。
吳國面對魏晉的叛亂,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當年諸葛誕在淮南叛亂的時候,就曾請求吳國的援助,也是向吳國稱臣,當時吳國也派出了援兵,前往壽春救援。在當時,鍾會和陸抗做為敵對陣營的一方都加入了這次戰爭,並且在戰爭之中都有不俗的表現。
只不過當時鍾會和陸抗地位都不高,不可能左右戰局的發展,最後諸葛誕兵敗身死,東吳方面派出的援兵也損失慘重,結果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這也是陸凱不敢擅自做主的主要原因,鍾會的真正用心尚未可知,但晉國的瘋狂反撲則是可以預料到的,如果這一次再投入兵力搞個得不償失的話,陸凱倒認為不如隔岸觀火。
陸抗的意見與陸凱則完全相反,儘管鍾會是他的宿敵,兩人光是在蜀中交手,先後就達三年之久,可謂是知己知彼。陸抗也知道鍾會是那種野心極大的人,必不甘心雌伏於別人的腳下,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