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司馬炎為匈奴人叛亂焦頭爛額無瑕南顧之際,鍾會在襄陽站穩了腳跟,他當然沒有滿足只搶佔這麼一點地盤,在其後的兩三年間,鍾會又陸續地侵佔和蠶食了上庸三郡和南陽郡的蔡陽、安昌,江夏郡的南新、石陽,在荊州地面上,形成一個國中之國。
杜預被司馬炎派駐到南陽,就是為了遏制鍾會的,但杜預手中兵力有限,只能是控制住南陽,不讓鍾會有向北發展的機會,至於鍾會向東向西擴張,杜預就顯得鞭長莫及,無力阻止了。
這段時間,是晉國最為困難的時期,匈奴人在北方猖獗作亂,牽制了晉國近三分之二的兵力,對於鍾會,司馬炎恨得牙根直咬,卻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是眼睜睜地看著他一步步地坐大。
隨著勢力的擴張,鍾會的野心進一步地膨脹起來,對吳國的態度也就不那麼地恭敬了,甚至在吳國的邊境之帶,鍾會的軍隊和吳軍還發生摩擦事件,造成了一些人員傷亡。
對鍾會背信棄義的行徑,吳國上下都是相當地憤怒,陸抗就上書給孫皓,欲出兵對鍾會進行制裁。
但此時的孫皓,已無當初繼位時的那股子銳氣了,醉心聲色犬馬,粗暴驕盈,荒淫無道,根本就不理政事。當初扶立他繼位的濮陽興和張布懊悔不迭,原以為孫皓英明睿智、才識明斷,可以繼承孫權的大統,沒想到最終迎來的竟然是一位商紂夏桀,濮陽興和張布難免就生出些怨言,左典軍萬趁機在孫皓面前盡讒言,孫皓便將二人搜捕下獄流放廣州,後來又派人在半路之上誅殺之,並夷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