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的十萬人馬,又談何容易?
杜預是眉頭緊皺,坐立不寧,如果說單守南陽的話,杜預還是有著相當大的信心的,但現在出現這個突發的情況,杜預實在不知該如何是好。
繼續堅守南陽的話,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了,如果洛陽一旦有失,晉國都不存在了,南陽一座孤城,就算是守得住,也無濟於事。
但是如果放棄南陽回師洛陽的話,在沒有接到朝廷的命令之前,那就等同於擅離職守。而且回師洛陽,風險也是比較大的,前面有姜維鍾會統率的十萬大軍,後面尚有蔣斌王舍的數萬追兵,兵力上處於劣勢的杜預如果和蜀軍來打野戰的話,將很是吃虧。
野戰不比城防戰,野戰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強悍的戰鬥力,只有擁有壓倒性的力量之時,野戰獲勝的把握才會比較大,晉軍目標兵力只有蜀軍的一半左右,如果守城作戰的話,尚可勉力維持,如果野戰的話,就連杜預也是信心不足。
權衡再三,杜預決定還是回兵洛陽,死守南陽固然沒有犯錯,但如果朝廷亡了,杜預做的再對也沒有任何的意義了,身為荊州都督封疆大吏,杜預還是有著相當大的責任心的。
不管將來的結果如何,總之是自己努力過了,就算是戰死沙場,也死而無憾了,至於朝廷是否會追究丟失南陽的責任,杜預已經顧不得那麼許多了。
杜預下令荊州的晉軍全部集結起來,放棄了宛城,也朝著轅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