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部分(3 / 4)

小說:最後的三國 作者:希望之舟

,如果此番姜維有什麼動作的話,姜源必定會成為其內應,成為姜維手中一枚最為得力的棋子。

一個羽林右部督統領著兩營的羽林軍,整整的一萬人馬,如果說這一萬多人都對姜源言聽計從的,那也不可能的事,但到了真正的關鍵時刻,姜源也未必需要這麼多的人,只需將自己的一些親信死士派遣出來,就足以成大事了。

看來羽林軍這邊,劉胤還是不能掉以輕心,不管姜維採用何種手段來動手,確保皇帝的安全才是重中之中的,劉胤現在身為大司馬,在朝中的地位自然是舉足輕重的,這次的祭天大典,也完全是由他和霍弋、姜維來主持,姜維藉口年事已高,請假休息,主要的擔子還是在劉胤和霍弋的肩上。

對此,劉胤和霍弋進行了簡單地分工,祭天大典的儀式和流程,是由霍弋來安排的,劉胤則負責內保事務。姜信不出頭露面,則似乎更印證了中尉府的情報上所提的,姜維絕對與此事脫不了干係。

劉胤不禁是扼腕嘆息,對於姜維,原本他還是極為尊重的,做為蜀國最後的頂樑柱,姜維在蜀國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劉胤重生之後,非常願意和姜維攜手一道來護佑季漢大旗的。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陰差陽錯之下,劉胤卻不知不覺地走到了姜維的對立面,由於雙方支援的皇位繼承人不同,雙方的關係已經明顯地對立了起來,就算是在尚書檯議事之時碰面,姜維也一直板著冷峻的面孔,一付生人勿近的樣子。看來這場權力的相爭,已經不是劉胤想避免就能避免得了的。(未完待續。。)

第1128章 莫名消失的馬岱

結合姜維之前的種種表現,劉胤只能歸結於和姜維有仇的緣故,當然這個仇並不是自己結下的,也許是父輩們之間本早已存在的仇怨。

姜維並不是一個心胸豁達的人,這一點劉胤很清楚,姜維為人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修布衣之業,費雖然是郭循刺殺的,但如果說這和姜維沒有任何的關係,那也是經不起推敲的。

費被刺,對於蜀漢政壇而言,可是一件不得了大事,但論其實質,卻很難不讓人置疑刺客郭循的動機。

如果說郭循是受魏國的指派,從刺殺前後魏國朝廷的表現來看,似乎是對此一無所知,更何況,殺掉一個保守派的大鴿子,而換上一個主戰派的雄鷹,完全是不符合魏國的利益的。單純從郭循本人的角度而言,無論成敗,都是必死之舉,這種行為,完全符合死士的作派,慷慨赴死,一去不回頭。

這邊姜維陰養死士,那邊郭循刺死費,而這個郭循,又恰恰是姜維從西平之戰中帶回來的俘虜,無論如何,他都脫不開這千絲萬縷的聯絡。

看看三國志中是如何記載這件事的後繼的:十六年春,卒。夏,維率數萬人出石營。短短十幾字,姜維那迫不及待的欣喜心情昭然若是,路人皆知。在費主政的時期,姜維的軍事行動受到了極大的遏制,所派給他的兵馬,常常不足萬人,姜維的北伐行動是舉步維艱,如果姜維沒有費心生怨念,那才是奇哉怪事。充足的動機,脫不了干係的殺手,這一切說姜維無辜,能說得過去嗎?

雖然這已經是一場塵封多年的公案,隨著郭循的當場身死,也就不了了之了,但許多人依然是記憶猶新,現在劉胤品味起來,都覺得有些不寒而慄。

費之死,歸根結底是死於利益,是死於權力相爭,而今天,季漢朝廷似乎又要步當年的後塵,在看不到硝煙的要力相爭之中,又人有多少人來殞命?

劉胤忘不了的是,當年初見姜維是姜維聽說他身份之後的詫異眼神,眼神之中那怨毒仇視的光芒讓劉胤此生都無法忘懷。

姜維與自己的父輩,究竟會有怎麼樣的仇怨呢?

按理說,父親是安平王劉理,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過世了,何況他一直是呆在成都的安平王府之中,姜維則是在軍前邊關效力,似乎兩人不該有什麼過節才是。那麼,是母親馬家這邊和姜維有仇嗎?

那幾乎是更不可能了,母親馬王妃只有一弟弟馬承,繼承了馬超的爵位,只是未到成年就夭折了。至於馬超,馬超是劉備稱帝后的第二年就死掉了,而姜維歸漢,則是建興六年,也就是馬超死後五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的事,兩人從無交集,更談不上什麼恩怨了。

想到這裡,劉胤突然地想起馬超還有一個從弟馬岱,那可是一直在軍前效力的,難不成是他和姜維有什麼恩怨嗎?

談起馬岱,劉胤自然不會忘記魏延之死,當年諸葛亮死後,魏延楊儀爭權,馬岱奉諸葛亮之遺命,伏殺魏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