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讓蜀人越雷池半步。”
周處無奈地嘆了一口氣,不是他不相信陸景的話,而是西陵的防禦太重要了,當年陸抗在世之日,就一再地強調西陵在整個長江防線之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將整個長江防線視為一條龍的話,那麼西陵便是龍頭,頭若不存,只剩軀殼,又有何用?
如果有可能,周處會親自呆在西陵,撐起整個長江防線的中樞來,但現在巴丘告急,不得不讓他分心去應對。
除了讓陸景來守西陵之外,周處還讓陸晏擔任江陵都督,江陵乃南郡治所,也是尤為重要的,江陵和西陵互為倚角,構成整個長江上游防禦的體系,由最為值得信賴的陸氏兄弟擔任此要職,周處也是比較放心的。
由於漢強吳弱,整個形勢對吳國十分的不利,吳國許多地區的將領出現了叛逃的跡象,周處不得不嚴加防範,如果自己任命的一鎮都督叛逃話,那樣的打擊對吳國而言,幾乎是致命的。
安排好西陵的防務之後,周處率領水軍順流而下,直赴巴丘。
水路行軍,順風順水的話,那速度是極快的,所以李白才會留下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名句,周處早上迎著朝霞從西陵出發,夕陽滿天之時,已經是抵達了巴丘城下。
如此地神速,周處已經是搶在了漢軍到達之前,先趕到了巴丘。不過周處並沒有急於進城,而是在水寨之中安置好水軍,巴丘兩面臨水,一面靠山,只有南面才是平原地帶,防守起來,也是以水戰為主。
周處雖然只帶了一萬水軍,但他認為也是綽綽有餘了,畢竟這次漢軍侵入的軍隊只有騎兵一個兵種,攻打陸路上的城池,倒是強項,但攻打這種兩面環水的城池,卻也未必能得心應手,周處率領一萬水軍在洞庭湖上佈防,已經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
但其實劉胤兵逼巴丘,卻未必想要來攻打巴丘,他也很清楚巴丘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漢軍沒有水軍之利是,很難攻得下巴丘的。
劉胤之所以大造聲勢,大張旗鼓,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吸引和調動吳軍的防禦佈署,讓吳國的防禦體系出現裂縫,為永安水軍出兵和其他江北五路大軍創造條件,如今聽到周處已經率領一萬水軍親至巴丘,劉胤微微一笑,對諸將道:“大事成矣。”遂下令漢軍六路大軍齊出,正式地全面拉開伐吳大幕。
第1337章 六路齊出
此時劉胤已經抵達了汩羅江畔的羅縣,從這裡向江北傳遞訊息,也就不用再遠隔萬水千山迂迴走交州南中了,潛伏在江東的那些細作,完全可以把劉胤要傳遞的命令,準確無誤地送達江北。
傅僉在襄陽已經靜候劉胤的命令久矣,劉胤正月出兵南下之後,傅僉就一直在襄陽秣兵厲馬,等待著劉胤的訊息。
最先傳回的訊息是劉胤率軍順利地進入了交州,其後訊息的傳遞便有了嚴重的滯後,畢竟驛馬再快,那也是遠隔數千裡之遙,傅僉從驛站這邊得到的最後一個訊息是劉胤攻克了番禺,拿下了南海郡,第二天傅僉就接到了劉胤已經兵抵汩羅江的訊息了。
這份透過潛藏在江東的細作傳遞回來的訊息帶來了傅僉翹首以盼的訊息,他在襄陽,已經等待了半年之久,一刻也不敢鬆懈,現在終於到了出兵的時刻,傅僉是按捺不住興奮,立刻傳令其他五路人馬,約定於興國六年七月初一,六路兵馬齊出,共伐吳國。
這六路兵馬是劉胤早在半年前就已經安排好的,人員、武器、物資、糧草早已是準備的妥妥當當,萬事俱備,就等劉胤的一聲令下了。
儘管這道命令是姍姍來遲,但漢軍諸路兵馬接令之後,皆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求戰**極為地強烈。
不管是領軍的大將,還是普通計程車卒,他們心裡都明白,這將是決定天下大勢的最後一戰了,打過這一仗,很可能從此便是四海一統天下太平,這無疑將是他們的最後一仗,也是他們獲取軍功的最後機會了,末來幾十年之內,很可能就不會再有仗打了,做為軍人,他們也將是最後一次為國而戰了。
這次出征吳國,也將是季漢用兵數量最多的一次,七路大軍,總共將調動二十八萬人馬,兵威至盛,空前絕後。
第一路大軍,由前將軍黃崇率領三個軍四萬五千人馬,由徐州下邳向徐中方向進軍;第二路大軍由後將軍蔣斌率領三個軍四萬五千人馬,由淮北向壽春方向進軍;第三路大軍由左將軍牽弘率領兩個軍三萬人馬,由汝南向弋陽方向進軍;第四路大軍由右將軍王頎率領兩個軍三萬人馬,由豫州出兵向武昌方向進軍;第五路由驃騎將軍傅僉率領五萬大軍,從襄陽向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