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1 / 3)

小說:東河集 作者:團團

巴秋作畫,事竟成矣。我謹祝產生了一位新的畫家,並願他的畫越畫越好!

讀司馬遷《貨殖列傳》

讀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甚感有趣,有助認識古代社會和司馬遷的思想,筆記如下。

太史公曰:……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身安逸樂,而心誇矜勢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妙)論,終不能化。

司馬遷認為,世俗是生活的、物質的、享受的、逸樂的,慕榮華而願富貴,如此已經很久很久了,“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虞夏以來”,就是這樣的了。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導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以上這句話說的是,針對如此世俗,為政者的應對政策,最好的是“因之”而已。司馬遷上承其父司馬談,推崇道家思想,這“因之”,該就是無為的意思。所以這篇《貨殖列傳》第一句話擺出的就是道家的社會理想,並且明確主張這種政策: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必用此為務,晚近世塗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但司馬遷很現實地看到,實行道家理想和政策的不多,或者幾乎沒有,他總括了一下,等而下之的共有四種政策:“其次利導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利導之,就是朝著一定方向有所引導,這一定方向,當然是認為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是根據天下國家的情況或有所為或有所止的。教誨之,就是對民眾來一點思想教育,這教育的內容,大約就是諸子百家所能提供出來的那些,比如孔子主張仁義,墨子主張勤儉,還有主張自私的,等等,就看你採用哪一家;如何綜合利用;”治大國若烹小鮮”嘛。整齊之,就是有所管理。“最下者與之爭”,最下就是最差勁的意思,情況大約相當於孟子所說的“上下交徵利,國危矣”。

接下來,司馬遷以自然存在的社會經濟景象,對他所主張的道家體系的“自然經濟觀”做證明,他粗列了山西、山東,南方、北方的出產之後,說:

……此其大較也。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徵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

天下養天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農家種地,地不同而作物不同,山澤有礦產林漁之利,工匠成器,商賈往來,南方有丹沙珠璣,北方多馬牛羊鐵,一切皆是自然形成,物價也有它或貴或賤的自然的節奏。司馬遷認為對待社會經濟活動,首要一條是順其自然。這一“自然經濟觀”,其積極的意義是尊重地理、分工這些自然規律,進一步地從中也能引出“看不見的手”即完全市場經濟的主張,在經濟相對簡單狹小的古代社會,這也許是夠用的,所以概括古代有“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之共識,若在今日,完全任從“看不見的手”,而毫無國家掌控,則效果不好。

司馬遷看出世有貧富,人皆逐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千乘之主,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何況是普通編戶之民呢?他贊成管子所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經濟,是秩序、道德、文化的前提、基礎。

貧與富,若排除社會因素,僅從自然形成的角度看,則不存在予奪,關鍵在於巧與拙,“巧者有餘而拙者不足”。什麼是巧者呢?就是能因地制宜,化不利條件為有利因素。他舉出姜太公為例,說,姜太公的封地在營丘一帶,是海邊鹽鹼地,人口少,較窮,姜太公的措施,一是“勸其女功,極技巧”,大約是種植棉花或養蠶,並且加工出好的紡織品。二是“通魚鹽”,大約是發展海洋捕撈業,還有就是鹽業。看來姜太公算是鹽文化的老祖。姜太公這樣把經濟發展起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口,齊國成了“冠帶衣履”天下聞名的地方。後來齊國曾有一度衰退,但管子執政以後,上承姜太公的好傳統,又讓齊國富強起來,以至於成了春秋一霸。司馬遷從經濟上分析齊國崛起的歷史,確實見儒家之所未見,目光深邃,言之成理。

司馬遷說,越王勾踐能使越國富強,與一個叫“計然”的人的經濟主張有關。計然看出了當時的一些生產的和經濟的規律,比如,天象與農業水旱豐歉的關係,要早作預測,比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