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2 / 4)

小說:驚情三百年 作者:恐龍王

乾柴烈火,短短瞬間的唇舌勾卷,令她心神俱醉。她渾身酥軟,柔若無骨,他那雙手滑入她衣裳,看了她一眼,嘴唇貼上了那赤裸的肌膚,宛琬只覺渾身一顫,反手將他死死摟住,閉著眼喘息半晌,只覺得他口唇灼熱細膩,一路吻將下來。

“胤禛,”

“恩?”

“你欺負傷殘人士,”

“胡說,官醫說你是氣血淤結,搞不好血脈一衝,你的腿就好了。”

“哦,那你還算日行一善。”

“恩,以後要日日行善。”

“天快亮了吧,胤禛。”

“快亮了,琬,去看日出吧。”

亂石林立,浪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胤禛推著宛琬迎著湖面遠眺,衣袂曼舞,髮絲搖曳。海天相接處,冉冉紅日徐徐上升,直到如日中天。

旭日初昇,除了陣陣傳來的湖浪聲,就只聞鳴蟲的偶叫,沿著太湖邊走見一山頭滿山的老桂樹;虯枝橫陳;姿態各異;一層一層樹畦梯田似地向山上鋪展,圍畦的石頭蒼苔斑駁,留一小徑蜿蜒上山。

“琬,現下無人,我抱你到那山上往下看,那才叫美,來琬將手勾著我。”因為乍暖還寒,她總以為春天還未曾到來,然而像一夜之間,山坡間,小徑旁,成片成片紫色的二月蘭跌跌撞撞地湧來,搖戈在晨風中。

“可惜不是賞桂時節,不然這一路走來是香霧輕籠,琬明日我們去西南邊的‘香雪海’看梅吧,現正是千葉重瓣的白梅怒放時節,梅花吐蕊,勢若雪海,滿山盈谷,香氣醉人,那不單是白梅,還另有紅梅、綠梅、紫梅、墨梅美不勝收啊,”說著胤禛忽就低頭吻了下懷中的宛琬,“可還是沒你美,也沒你香。”宛琬兩手勾著胤禛,嬌羞的依附著他。

那山並不高,走不多時便登了頂,胤禛揀了棵靠邊虯枝橫陳的老桂樹坐下,宛琬撫過樹身,脫口言道:“可惜沒有小刀。”

胤禛聞言從靴中掏出一把匕首,不過一掌的長短,小巧得很,鑲著琥珀的皮鞘,一拔出鞘,鋒利的刀刃在晨光照耀下泛著銀亮,“這是我九歲那年第一次隨皇阿瑪北巡塞上,他在博洛和屯(今河北省沽源縣北)賜我的,從不曾離身,琬你把它帶在身邊。”

宛琬接過匕首微俯身子刻下‘康五十年二月胤禛宛琬’,胤禛從後擁著她,用他的掌握住她刻下‘不離不棄,天地為證’。宛琬的身子微微一顫,他隨即將她抱緊,冬末的清晨雖還寒冷,可心底卻是那般溫暖,他們想從這刻起再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把他們分開了。

“胤禛,這堤雖說是修好了,可,”宛琬停頓下來,如有所思。

“琬,你想說什麼?”胤禛輕輕抵著她的秀髮。

“胤禛,太湖氾濫雖說是天災,可也因人為。皇上他一路平三藩、定臺灣、收蒙古、戰俄羅斯,終國泰民安,人口漸多,原本是好事,可也因此人多田少,遊民漸多,他們總也要存活下去,無地可耕,不得不離鄉背井,搭棚開山,築堤造田,池塘培土改田,佔耕河灘,才使得水土流失厲害,與水爭地,致使水患增加。”宛琬看了看胤禛,見他始終默然聽著,神色淡淡的看不出喜怒,便又繼續說道:“前我跟這裡的老農打聽,江南地勢低下,土質粘重,凡農作前田地必須深墾,春間還要“倒”兩次。老百姓祖祖輩輩都是靠天吃飯,可一旦老天爺不幫忙就會顆粒無收。一逢災傷,便別無他業,只能靠‘散糧煮粥’賑濟過活。災年,災年最苦是百姓,老話說救急不救窮,這能不能想些什麼其他的營生,讓他們不用總是看天吃飯。那日你為我所穿衣裳,手工是何等精巧,即便是在禁中織造坊內也是一等一的,想這蘇杭一帶有多少靈秀剔透之人擅長織造。可我細細問來卻都不成規模,說是大清例律限制,對機房織機數目通有嚴格限制,這是為什麼呢?他們既有手藝又有人才,讓他們擴大規模,即可增加稅收,又能解決富餘人員,百姓安居樂業,自然國家穩定不好嗎?大清不能總是‘小自耕農’,味農而存,還得工商貿並行方才更好。胤禛你回京後去和你皇阿瑪說說,好不好?”宛琬一氣說完。

胤禛凝視著她,不由自主的攬住了她的頭,喃喃說道 :“好,宛琬你這小腦袋瓜裡還藏著多少我不知道的東西呢?”胤禛用手擠著她腦袋兩側,“我要它們裡面裝的都是我。”

宛琬淺笑盈盈,拉過胤禛的雙手環在胸前,“人家的腳都長在你身上了,還能跑哪去?”倆人依偎著極目遠眺,群山下延綿千里的湖泊九曲迴轉奔騰向前,她愛他才更愛這片山河故土,那將是他的江山,他的臣民。

備註1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