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國公府密議(1 / 2)

小說:明末親軍錦衣衛 作者:奔叔

英國公帶著趙興等人坐下,張之及屁股剛剛接觸椅子,英國公卻叫起小胖子:“叫一隊家丁到廳堂外看著,不要讓人靠近。”

小胖子答應一聲,就要安排。

趙興知道要說的事大,關乎到朝堂天家的事,如此小心也是應該。於是悄聲提議道:“上次,刺客能那麼快就知道我們的位置,毫不拖泥帶水,此事——”

英國公伸出了手,打住了趙興的話,轉而面色鐵青的對小胖子道:“之及,叫你的十個兄弟起來,到大堂外面站著,不要讓任何人靠近。”

王大壯等十兄弟已經真正成為了小胖子的心腹,如此警戒安排倒也合理。

王大壯因為世子的恩遇,對張之及是忠心耿耿。世子沒睡,當然大家都沒睡,一叫就到。轉眼間,十個穿著禁軍把總盔甲的漢子,就佔據了大廳四角,面目朝外,嚴肅戒備。

管家熄滅了其他地方火燭,獨留東北角靠著死角的一出燈火,然後從後門出去,卻不走遠,揹著手圍著大廳四處走動,驅趕著想要靠近的人。

趙興四處看看,這還真有點陰謀的味道,不由得讓人感覺一陣毛骨悚然。

不顧其他人,英國公先喝了一碗熱粥,然後對著桌子上的三個人,還有坐在暗影裡的女兒輕聲的道:“事情不像咱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一個不簡單,就足以說明事情嚴重了。

看看趙興低頭不語,只是把玩眼前空酒杯,英國公就直接詢問:“你怎麼看?”

沒說趙興期盼的宮內大佬們的意思,卻突兀的問自己,趙興坦然一笑,按照自己的思路道:“在下冒昧,在事情開始的時候,就感覺事情不簡單。”

“說說。”英國公又端起一碗熱粥,慢慢的喝,連眼睛都不抬一下。

趙興看著國公表面的鎮定,最終還是決定,因為自己和張之及小胖子的友情,有必要和義務,將自己和郭廣生推斷的事情提醒一下英國公,不要再讓他落入有心人利用他與東林死磕的圈套,最終造成第一次皇太極入侵京畿的時候,被東林逼死的場面出現。

整理了下思路,謹慎起來的趙興慢慢的道:“當初,世子向在下透露了錦衣衛裁撤事情。”

英國公一皺眉,隨口道:“不要在下在下的,這不是外面。”

趙興立刻改口:“小子當時憑藉著經驗和直覺,感覺裁撤東廠錦衣衛的事,不大靠譜。東林雖然欺皇上年輕,但皇上睿智(其實是不傻),跟著先帝也是歷練過的,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所以,才對世子說了我的一些看法。”

趙興說崇禎跟先帝歷練,並不是空穴來風。

一本書《大明都督》裡說的,天啟厭倦皇位,一直就有讓位給弟弟的想法,趙興一直認為作者是經過考據,得出的很實在的結論。

天啟和崇禎兄弟兩個自幼失去母親,跟著不幸運的老爹長在深宮。打小就感受到了深宮中黑暗陰險的爾虞我詐,以天啟懦弱的性格,是絕對對這種爾虞我詐感到恐懼的,所以才練就了一手木匠手藝,這不過是他排解恐懼和焦慮的一種手段,更是一種逃避。

但他被英國公等強硬的抬上了皇位,卻沒有感覺到皇上九五至尊的樂趣,卻被咄咄逼人的東林黨人當成了黨爭的工具,三大案,一直被翻來覆去的拿來做黨爭的藉口,怎麼不讓一個孩子厭惡?

正是這種背景,天啟才扶植了魏忠賢,一來是厭倦朝政,找個人替自己,二來,也是扶植一個勢力,來抵消東林對自己的指手畫腳的牽制架空。

而他每日經筵不墮,但每次都要帶上小弟崇禎,原則上,這是絕對不符合規矩的行事。

經筵,是當世大儒重臣,給皇上講解帝王權術的,絕對不能讓外人學習的,更何況還是一個親王?要知道,大明的臣子,尤其是東林,對於謀反叛逆,那是一直嚴防死守到了偏執的地步,怎麼能讓這樣的事情出現?

但天啟卻以罷經筵學習為要挾,最終,還是讓自己的弟弟成了旁聽生。

同時他堅決以各種藉口不讓弟弟就番,也是大有深意的。

既然受過了帝王權謀之術教育,在加上他不像天啟那樣柔弱,反倒是性格剛烈,從不尊天啟遺言留用魏忠賢而果斷打倒他上看,崇禎是有一定自己主見的,不是甘心輕易被東林左右的。

對於趙興的說法,英國公不置可否的繼續吃飯,雖然依舊是味同嚼蠟,但他真的是餓了,還是吃的很多很快。

聽到趙興頓了下,英國公催促道:“說,說,繼續說下去,老夫聽著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