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為你留後路(1 / 2)

小說:明末親軍錦衣衛 作者:奔叔

命令人送上了一張地圖,趙興將這張地圖掛在了牆上。洪承疇和吳三桂一見,就是熟悉的錦州這一片地區的詳細地圖。

“這是我根據錦衣衛不斷的彙報,繪製的這周邊詳細的地圖。”然後指著松山和筆架山地區詢問:“松山堡現在是什麼狀況?”

洪承疇回答:“因為前面有了大淩河,這個堅固的前哨堡壘,後面又有錦州,這個完備的防禦工事。下官摒棄了原先的那種迷費無數的築壘政策。所以現在的松山堡,並沒有加以擴充和修繕,只駐紮著一個百戶,作為警戒海上的烽火。

趙興點了點頭:“摒棄原先那種迷費無數的築壘政策,這的確是好事。但是本官認為,松山堡也要修,以防備萬一錦州危險,你這位大總督,有後路可退。但不是修在這個原先地方,而是繼續向南,修建在沿海地區,萬一這裡不可堅持,你就可以退到那裡去,我就可以派出水師,接應你從海上轉進。”

然後輕描淡寫的說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可不能丟了一個二品的大明總督,不但漲了他人威風,更滅了自己計程車氣。”

對於這個恩主,對自己這麼關心,洪承疇著著實實的感激了一把。鄭重的施禮:“下官何德何能,能受到恩主這樣的厚待。但我請大人放心,在這樣的銅牆鐵壁之下,如果皇太極真的圍困了錦州,我絕對戰死而不偷生。”

趙興微微一笑:“你想多了,我還是那句話,在這個大明蒸蒸日上的時候,絕對不能出現任何一個打擊大明士氣的事情發生。不管你是被俘還是戰死,這樣的事情絕對不能出現。我這是從全域性考慮,而不是從你我個人之間的私人感情,這一點你要明確”

洪承疇還要說什麼,趙興揮手打住他:“同時我這樣安排松山堡,也是有著我的戰略考慮的。”

洪承疇放下了這個話題,認真的詢問原因,趙興就解釋:“現在的遼西前線,已經穩定在了錦州一線。但是按照咱們大明的後勤供給情況來看,將江南的糧食,和物資,先透過運河轉運到京城,然後再從京城,轉運到錦州前線來,這不但耗費了巨大的時間,更耗費了無數的財力物力。就比如說一石糧食,從江南是四錢銀子,轉運到京城,就達到了6分。

然後再從京城透過路路,走兩千里路,運到錦州前線。所需要的民夫暫且不說,單單一個糧食消耗,就是兩倍。這樣一來,運輸到前線的糧食,價格就達到了二兩銀子,而且還是時不救急。”

這一點,做過督糧道的洪承疇深有感觸。

“的確如此,這一番折騰下來,勞民傷財,損耗過於巨大了。”

“然而。”趙興走到了地圖前面,指著筆架山附近:“這裡有一個非常好的港灣,而且水深浪平,即便冬天也不凍。如果,我們在這裡,建設一個碼頭港口。這樣就可以把江南的糧食,透過海路,直接運輸到你這裡。那麼這批糧食的價格,也僅僅維持在6分銀子上下。這就等於為朝廷節約了三倍的經費。”

做過山西巡撫,跟著趙興一段時間之後,深音理財富民之道的洪承疇眼睛一亮。“有了這個港口,還能將遼西的產出,比如說木材,比如說皮毛,比如說大豆,又可以源源不斷的運輸到急需的南方,給遼西的百姓找到一個富裕家庭的機會。”

吳三桂立刻介面:“不教而一旦錦州前線吃緊,又可以利用水師,將中原的援軍,源源不斷的調集過來,這樣咱們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趙興得意的道:“這樣一舉三得的好事,為什麼不做呢?”

現在財政寬裕,並且不再是空白的使用百姓,再有趙興這個重量級的人物坐鎮,說幹就幹。

後世錦州港的位置,現在變成了大工地,無數的遼東百姓,被僱請來,在這裡開始風風火火的建設港口的工作。

當然,這個年代的港口碼頭,並不像後世的那麼繁瑣,建設起來簡單多了。

但是,趙興卻在這裡,展開了三個巨大的工程。

首先,在原先的松山堡以南,在港口以北,重新修建松山堡。

這個堡壘,可以遙望大海,和碼頭的交通非常便利。

所以,趙興規劃著,將這裡不再建設為一個簡單的軍事堡壘,而是向東江鎮的碼頭那樣,建立成一座城鎮。

搞房地產開發,用這一筆豐厚的利潤,來建設這個堡壘,來減輕國家財政的投入,這是一舉多得的事。

在這裡,趙興規劃出了一個標準的十字街。然後在這個十字街的道路兩旁,全部規劃為2層小樓,一層是商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