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這一次回京,就真的變得懶散起來,除了皇帝派人宣旨讓他進宮,他就絕對不會上朝。就在家裡堅決的躺平。
在秋天楓葉紅的時候,帶著一家去了西山遊玩,但卻留下了小妹。
他是絕不敢將一家人,全部帶出北京城的。
雖然皇帝對他信任更加,但他不敢冒這個險。
時刻留一個人質給崇禎,讓他安心。
但其實現在,即便是崇禎皇帝想要捉拿趙興,也是不可能的了。因為在他的手中,唯一能掌握的就是後宮裡的一群太監,實際他已經無兵可派。
而趙興卻掌握了整個京城的所有軍隊,他們只能保護著趙興的家人逃脫,卻絕對不會幫著抓人。著不過是趙興不想跑,也不能和皇上搞僵了關係,在這個萬惡的封建社會,趙興做什麼事,還需要皇上的支援,那是一種象徵,更是讓趙興做什麼事,都能獲得百姓支援的一個條件——百姓,還是認這個皇上的。
就這麼悠哉遊哉,也不搞黨爭了,也不搞內鬥了。
其實現在黨爭也沒有必要了,東林黨垮臺了。這倒並不全部是趙興的功勞,主要是新政的推行,讓士紳地主階層,看到了他們的代言人東林黨,根本不能保護他們的利益。
既然你們不能保護我們的利益,我們為什麼還要拿出利益來支援你們呢?
於是,江南江北的世家和士紳階層,就拋棄了他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京城裡的東林黨人大本營首善書院,那真是大東家也不送米了,二東家也不送面了,三東家也不送柴了,四東家也不送碳了。
既然不能白吃白喝,也沒有了世家大族的支援贊助,那些東林士子們,就沒了生活來源,也就再也沒有閒情逸致,坐在首善書院白吃白喝的高談闊論了。
沒有了利益,何必成黨,不但沒有利益,而且還隨時被虎視眈眈的趙興盯著,大家散了吧。
於是,這個困擾大明上百年,開啟大明走向滅亡的黨爭源頭,就煙消雲散了。大明的黨爭也就熄滅了。
整個大明,就在不知不覺間,形成了一黨獨大,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保皇黨金花派,把持朝堂。
好在這個黨,剛剛成立,帶著他的朝氣蓬勃的生命力,在努力的,將大明帶向中興。
於是在有一天,崇禎和趙興在御書房,喝兩盅的時候,趙興就不無擔心得道:“現在是保皇黨獨步天下,這不好啊。”
崇禎就納悶兒:“這不正是你我追求的嗎?現在全天下的人,都是保皇黨,我們的各種政策,就在順利的執行時,再也沒有反對聲音,就比如新政的推行,這不挺好嗎?”
趙興搖頭:“當初東林黨,一黨獨大,差點把這個大明王朝弄得崩潰,而現在要保皇黨,一黨獨大,誰又能保證不會出現那樣的狀況呢?一言堂,沒有反對的聲音,就會讓皇上您不能兼聽則明。我所追求的,是那位偉大的教員開創出來的,一黨執政,多黨參政議政,讓執政的有所忌憚,戰戰兢兢,那才是完美的。”
崇禎對這個政策,仔仔細細的研究了很久:“我也明白了這其中的奧妙,真正的完美無比。既不出現內耗,又能修正偏差。但是,我擔心的是萬一再讓東林黨死灰復燃,讓剛剛平息下去的黨爭,再次掀起,我們就弄巧成拙了。”
崇禎皇帝在前幾年,被東林黨人架空,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他真的怕了。
趙興笑到:“為了防備東林黨人再次做大,我們就要實行多黨參政議政,那麼就恢復其他的黨派,比如說浙黨,北黨,魯黨,用以來制衡他們。”
崇禎陷入沉思,最終哈了一聲:“你這多出來的500年的經驗,尤其是你親身感受了那個制度的優越,是讓我不能企及的。”
“皇上也不必妄自菲薄,以您的睿智,只要我將這些東西告訴給您,只要您仔細的研究參考,就會走出一條更適合於這個年代的道路,少走許多彎路。”馬屁還是要拍的。
“是啊,那個偉大的教員說出的走中國特色的道路,我參考過,也研究過。但是我發現,那樣美好的社會,和諧的社會,並不適合現在這個時代。最少在你所說的科技沒有達到絕對高度的時候,在百姓的溫飽還不能解決的時候,是絕對達不到的。”
兩個人就一邊喝酒,一邊談論著後世和現代的對比。
“所以,一個皇上,在這個年代還是有必要的,因為這是一種千千萬萬百姓精神上的寄託,可比現在天下所有的人胡亂的迷信強多了。”
崇禎欣慰:“這是我最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