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隨隨便便的坐在了上首,然後拍了下身邊的椅子:“你坐在這裡。”
趙興略微施禮謝恩之後,就在崇禎的左手邊做了下來。
崇禎看了一眼趙亮舉:“你就是趙亮舉?”
趙亮舉趕緊施禮稱是,態度極其恭敬拘謹。
崇禎一笑:“這裡不是朝堂,我們不以君臣身份相對,只以師生之情暢談。我聽到趙愛卿將你的事寫了條子遞進來,我是相當的欣慰的。我為我能有你這樣的門生,感覺到驕傲。”
被皇上如此讚許,趙亮舉感激涕零。
尤其是皇上的和藹可親,還有他不在稱朕,以我自稱,更讓大家感覺到皇上的親近。
“你坐在我的右手邊,我還有許多事情要詢問你。”
被讓到了這個位置,趙亮舉獲得了所有同學羨慕的眼光。
安排了兩個人的座位,崇禎笑著招手:“來來來,都坐下來吧,咱們邊吃邊聊。”
然後笑著看向趙興:“你們的這個老師曾經對我說過,酒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從古至今,也不知道有多少家國大事,在酒桌上決定,也不知道有多少重要的聯盟,在酒桌上達成。當然也有杯酒釋兵權,也有摔杯為號。不過咱們今天是暢所欲言,增進感情。所以你們就不要再去想你那個心理陰暗的老師,後面的那些話。”
說完自己就哈哈大笑,一群學生也就陪著鬨笑起來。個酒席上的氣氛立刻輕鬆了。
一面喝著酒,崇禎一面從趙亮舉開始,詢問他在地方上的治政心得,對朝廷上政策的建議和批評,再關心一下他一家的生活狀況。談的是其樂融融。
也對他們治政的不足,給予了批評,對他們優異的表現,給予了褒獎。
最終酒席快結束的時候總結:“我這個老師深深的欣慰,你們對這個國家和我這個皇上的忠誠,我更欣賞你們的能力成績。好吧,既然你們不願意在這個勾心鬥角的朝堂上,而願意繼續為朕,為這個大明,腳踏實地的做些實事。那麼你們就放心的在地方好好的幹,朝堂上的勾心鬥角,就交給那些有這方才能的人來幹。這正像你這位老師所說的,術業有專攻,內行就要幹內行的事。”
為了起復阮大鉞的事,崇禎和趙興狠是和內閣鬥了一場。
對於阮大鉞是什麼人,溫體仁是相當清楚的。他雖然不知道崇禎和趙興的密謀,但直覺告訴他,這個傢伙入朝,絕對是自己最大的禍害。
所以一項討好皇帝,對崇禎唯唯諾諾的他,這次堅決的拿出了自己的風骨,利用自己掌握內閣權柄的權利,堅決不從。
最終還是把當初阮大鉞見風使舵,寫的兩份專門彈劾魏忠賢,交給好友楊維桓代呈的摺子,命令楊維桓交出來,用以證明阮大鉞是反閹黨的中堅,是東林打入閹黨內部的特務。趙興把阮大鉞誇的跟一朵花似的。
然後又暗通了阮大鉞在南方的文社文人,大造輿論。能夠上書言事的,一起上書保舉。
而在這裡,起到決定性因素的,卻是錢謙益。
錢謙益是阮大鉞名義上的老師,他當然知道阮大鉞的為人。但他自認為,阮大鉞入朝,因為和自己有師生之情,便能成為自己對付溫體仁的得力臂膀。所以,他是極力支援阮大鉞入朝的。
迫於上下齊心的壓力,最終內閣不得不低頭,絕大多數同意了阮大鉞起復。
於是,在這事鬧騰了半個月後,一道由內閣署理,吏部行文,皇上的聖旨便傳到了南京阮大鉞的文社草堂。
對於朝廷起復自己的訊息,早就有訊息傳了過來,只是阮大鉞一直不能相信。
阮大鉞是官迷,但他更是謹小慎微的官迷。
要不也不會出現崇禎沒有采納自己的建議,一看風頭不對,辭官逃回家的事情出現。
但回家之後,躲過了一劫,卻依舊懷著一份不安份的心,打造文社,和官場上的好友同窗依舊頻繁往來。其實就是為自己的再次東山再起做鋪墊準備。
但這次,崇禎在局面平穩,中興有望的時候,卻突然起復自己,目的是什麼呢?
在接旨之後,他卻沒有直接對傳旨的太監表態,而是好生安頓了他們。然後自己閉門謝客,拒絕了所有聞風祝賀的親朋友人,把自己關在書房裡一夜一日,仔細的推敲揣摩。
這次起復,皇上的真實意思,皇上到底要自己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該怎麼做。
最終,他從他的新官職裡的那個御史職務,看出來了這其中的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