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要回南京了,在長亭送別,沒有外人的時候,魏國公對趙興擔憂的道:“這個案子拿到了你的手中,但這是一個燙手的山藥,賢姑爺當謹慎處置啊。”
趙興給這個老國公施禮:“多謝伯父的關心,小侄心中有譜。”
魏國公就稍微鬆了口氣:“我知道你的目的,是為壯大我們的集團,讓我們和我們所代表的武將再次被重視。但據我所知,這個李世選就是一個木納呆板的人,文不能讀書,武不能殺雞對我們其實是沒有什麼大用處的,而一旦為了達到你的目的,最終出現了紕漏,對你來說,將是後患無窮啊。”
魏國公擔心的是有道理的,因為從那一天英國公府聚會,趙興已經明確的表示,一定要將這個案子辦成真案。
如果這事是真的,那沒有什麼說的,但一旦這事是假的,最終被人家捅出來,首先趙興,就將陷入萬劫不復。
趙興卻淡然的道:“我之所以這麼做,其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我們以勳貴為代表的武將身份。”然後嘆息一聲:“大明重文輕武已經過份了,文官視武將為豬狗,武將們也自甘墮落挺不直腰桿。您老也知道,也沒有必要掩蓋什麼,大明的動亂局面已經形成了,未來兵連禍結內憂外患,已經不可避免。在這個漢人江山風雨飄搖,隨時可能被建奴侵佔的時候。就再一次需要我們這些武將,不讓這花花世界被韃虜腥羶沾染。”
對於趙興說的這種嚴重的狀況,魏國公沒有驚訝,更沒有表示趙興是危言聳聽。文官們可以醉生夢死掩耳盜鈴,但做為一直懷著保衛這個大明朝廷的勳貴們,卻絕對不敢掉以輕心。因為他深深的知道,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候,還是需要自己這些人上陣殺敵,為國盡忠。
“而我們武將在前面殺敵,身後的文官在全力掣肘,讓我們怎麼能放開手腳?我絕對不會讓袁崇煥殺毛帥的事,再次上演。”
自打袁崇煥殺毛帥之後,現在文臣對於武將,已經產生了生殺與奪的慾望。而文人領軍,為了樹立文臣的威望,他們依靠的不是殺賊立功,而是依靠著殺武將立威。而且越殺越大,專找功勞最大,威望最高的殺。
袁崇煥就是開了這個惡劣先河的第1人。
他不但開了這個惡劣的先河,最主要的是,他寒了這些武將的心,讓武將再也沒有了衛國殺敵的願望。
而加重這種武將寒心的,就是崇禎皇帝對文成這種越來越畸形的心態,給予的是包容忍讓。
一次又一次這樣的事情下來,文臣們搶奪武將的軍功,殺武將越殺越興奮;而武將們卻無處伸冤,更得不到皇上的庇護,最終徹底死了心。所以才出現後來,武將們在戰場上,遇到農民軍,就投降農民軍,遇到滿清,就歸順建奴的局面出現。
就比如說現在的大明勳貴們,在這個年代,一共是五個國公,20侯爵,41個伯爵中,三個國公,九個侯爵或投降大順,或投降滿清,而伯爵投降賣國者不知道多少。
難道他們都甘心放棄祖宗們,用幾代生命呵護的大明而投敵嗎?不是,是因為他們徹底的寒了心。
魏國公對於趙興的良苦用心只能長嘆一聲:“這個天下,誰還為武將搖旗吶喊,誰還重視武將?這個天下,在這件事情上,已經病入膏肓,無可挽回了。”
趙興淡淡的道:“人自救人恆救之。如老伯這樣首先就自暴自棄,誰還能救?所以,要想重新尋找回武將的尊嚴,必須從我們自己做起。”
最終德高望重的魏國公開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何其難也。”
趙興堅定的一拳頭砸在桌子上:“事情不難,我們已經開了個好頭。”
“從何說起?”魏國公就疑惑的看向了趙興,他們實在沒明白,這個所謂的好頭,在哪裡體現出來的。
“首先在昨日的朝堂上,大家的表現,已經打動了皇上的心,讓皇上重視起了勳貴武將的作用。尤其是乙巳之變,讓皇上再一次認識到了文官的不可信,武將的不可缺。讓皇上再次重視起了我們這些勳貴集團,讓他再一次明白,只有我們才是真正忠心耿耿保護他老朱家江山的根本。”
一提這事,魏國公的眼睛就不由得一亮。
是的,從昨天的朝會上,經過大家的那一番痛哭和歡呼的表演,大家從皇上的眼中,看到了對勳貴集團的不信任和防範的神色已經消退了,替換的是再次重視起諸位來。這是一個好的開端啊。
“但這不過暫時讓皇上,重新拾起對我們的信任,然後就是我們自身要堅硬起來,面對文官的壓迫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