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嗎,就是被利用的。
不沾泥所謂的軍營,也沒壕溝,更沒柵欄,幾萬所謂的人馬,其實就是難民。以一家一戶為單位,圍坐在曠野上,點燃的篝火旁,盯著篝火上的陶罐瓦罐,看著裡面分發下來的那點米在煮粥。孩子哭老婆叫,那是亂成了一鍋粥。
時不時有拿著武器的人跑過來,站在那對著這群流民大吼:“張營的,能戰的出來,去執行大帥的任務。”
一群人就先四下張望,有的人就站起來匯合,有的忘記了自己是誰的兵來的,一時間倒是不知所措了。
等那麵人手夠了,被首領帶走了,剩下的就繼續或坐或躺的無所事事。
李自成騎著戰馬穿過亂哄哄的營地,來到了不沾泥的帥賬外,下馬求見。
你不要以為不沾泥的手下對別的將領傲慢無禮,但不粘泥卻擺出了十足的架子,規矩多的很,一旦違背,立刻就是一頓鞭子。
報了名求見,裡面好一陣,才傳出來準見的命令。
李自成將自己攜帶的花馬劍解下來,交給了不沾泥的親兵,然後才抬腳進帳。這也是規矩,因為這個時代,個個義軍火併的事,那是時常發生的,一言不合動刀子,更是家常便飯。為了安全起見,才有了這個保險的規定。一旦你不解下武器就進他的大戰,左右的親兵就會毫不猶豫的撲上來,將你亂刀砍成肉醬。
大帳的地上,撲著厚厚的毛裘,走路都不帶一點聲音,而在帳篷的四周,掛滿了各式各樣莫名其妙的小玩意兒,顯的是珠光寶氣,奢華一場。
而坐北朝南,有一個巨大的屏風,將整個帳篷一分為2,後面的權做內室,在這寂靜的帳篷裡,還可以聽到一兩聲女子的輕微咳嗽聲。
而前一半,就是正式的議事廳了。現在,不沾泥就這麼高坐太師以上,帶著假笑,表現親暱卻屁股都不抬一下,向李自成打招呼:“自成來的好快啊,來來來,到近前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