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崇禎的封賞,滿桂沒有對自己突然間的升官感到高興,反倒是面如死灰。因為滿桂明智知道,城外那所謂的20萬勤王軍,其實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據守在營壘裡,在依靠背後城牆上京營的火炮,才堪堪抵擋住建奴的進攻。如果讓自己帶領他們出營與敵人對陣,估計連建奴的影子都沒看到,他們就一鬨而散了。那麼這個京城就徹底的完了。
見他還要爭辯,當時趙興大驚。在這個時候,在崇禎一步步緊逼的情況下,若是滿桂堅決拒絕,崇禎皇上拿出來的東西是不能收回的,這就會讓崇禎惱羞成怒的。
現在為了解圍京師,打退建奴,崇禎殺自己家的大將官員,已經殺順手啦。這員猛將絕不應該折損在這裡,大明的良將真的不多了。大的戰爭還在後面,國難思良將,你要為這個大明帝國,其實也是在為後續自己的目標,做些儲備。
於是再滿桂還沒張口的時候,趙興趕緊站起來,給崇禎施禮:“皇上,滿桂將軍說的是實情,但從整個大局上來看,皇上更是高瞻遠矚,放眼全域性。”
崇禎就疑惑的回頭看看他,看他剛剛還堅決拒絕出戰,這怎麼突然間又改變了口氣?理解了自己縱觀全域性,高瞻遠矚的良苦用心呢?
趙興溫和的道:“但是要動用整個20萬大軍出戰,皇太極也必將整合所有的兵馬對陣。我們20萬步兵對10萬騎兵,是沒有勝算的。可千萬再不能出現薩爾滸之戰的慘劇發生啊,那樣,會讓我們大明徹底的崩潰的。
薩爾滸一戰,是大明永遠的痛。
薩爾滸戰役,除李如柏軍撤走未遭慘重損失,明軍共損失兵力約四萬五千餘人,戰死將領三百餘人,喪失騾馬兩萬八千餘匹,損失槍炮火銃兩萬餘支。
而這些參戰的明軍,都是從全國各地調集來的,真正的精銳中的精銳,經此一戰,徹底的讓大明元氣大傷。
而後金軍的勝利,不但使其政權更趨穩固,而且從此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
薩爾滸戰後,遼東的形勢更加危機,這時徐光啟提出了重點防守的戰略,才算穩住局面。
當時充數的遼東督師王在晉當時評價:“東事一壞於薩爾滸,二壞於開鐵,三壞於遼瀋,四壞於廣寧。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於四壞,則棄全遼而無局。退縮山海,再無可退。”
被這麼一提醒,崇禎愣住了。如果在自己的京城之下,再來一場薩爾滸的大敗,那自己的大明江山連挽救的餘地都沒有了。留給自己的只有一個退路,找一棵歪脖樹,吊死自己算了。
趙興看到崇禎皇帝的臉色鉅變,當時心中不由的感嘆,這個小年輕人和自己年齡相當,但這心裡的承受能力,的確照自己這兩世為人的妖孽差的多了。剛剛自己的這盆冷水,本想讓她冷靜一下,結果看樣子把他弄得重感冒了,在這個醫療條件爛的令人髮指的時代,一個噴嚏都會死人的,別自己這個穿越人,想要救這個大明,卻先把這個大明的主心骨給折騰沒了。
冷水潑猛了,於是趕緊拿起了火炬:“不過皇上高瞻遠矚,從大局上著眼,也是我們所不能比的。既然如此,我們就來一個小打小鬧,提振一下士氣就成了。”
一聽這話,崇禎再次來了希望,焦急的詢問:“愛卿可有什麼良策?”從這個語氣裡,三個人都感覺出來,崇禎總算是被嚇的放棄了大軍團決戰的想法,只想打一場小仗,取得一場說得過去的勝利就可以了。既然這樣,事情就好辦了。所謂的小仗,一個人也是,十個人也行嘛。
趙興回答:“軍國大事,謀而後動。臣心中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還需要和滿桂將軍,小國公仔細的商量商量,計劃圓滿之後,再回復聖上。”
崇禎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催促道:“愛卿說的也是,那麼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三天,朕給你三天的時間,你們拿出一個計劃來。”然後看著眼前的三個人,神態堅定的道:“只許勝利不許失敗。”
三個人就一起站起來,衝著崇禎皇帝施禮告退。
等三個人走出了午門,滿桂先給趙興施禮:“久聞趙大人的能力風采,今日才得相見,真是萬幸。同時也感謝趙大人,為我們籌措了糧草,不至於將我們餓死。”然後再鄭重施禮:“今日再謝趙大人救命之恩。”
趙興歪著腦袋看著這個面目像張飛一樣的人:“真沒想到,滿將軍還是一個粗中有細的人,理解了我的良苦用心。”
滿桂苦笑:“皇上過於操切了,皇上已經給了我那麼重的封賞,我是不能夠拒絕的。而我不能拒絕,必然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