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大明施壓,必須再好好的打一仗,以戰促和,這是現在皇太極集團的共識。
但選擇戰略突破口,卻出現了分歧。
安費揚古謹慎的選擇了打北面的勤王軍:“京師的北面,有勤王軍號稱十萬,但沒糧缺餉,士氣渙散。同時,袁崇煥被撤銷了兵部尚書的職務,而接替他的孫承宗,卻在外面整頓其他的部隊,和我們對抗。如此,那些勤王的部隊根本沒有統一的指揮,更容易打擊。而在他們的面前,我們本來就有一萬勇士和一萬蒙古附軍,我們只要在這裡再抽調出4萬人馬,就可以達到六萬之眾。6萬滿清八旗以及新附軍,足可以將他們一舉擊潰,讓北面的北京城,裸露在我們的面前,然後對城牆進行進攻,就會讓整個大明的朝廷震動,從而驚慌失措,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
這是老城穩重的辦法,原則上無可挑剔。
嶽託和碩託這些年輕人,卻有另外一種想法,以多爾袞代表的新生力量提出:“大汗,我們在南苑已經養精蓄銳很久了,早已經戰鬥力充沛,打垮一群烏合之眾,其實根本動搖不了大明朝廷堅守的決心,畢竟在北京城內,還有十萬京營和五萬錦衣衛(這一直是對外的虛數,現在的錦衣衛經過整頓之後,合計兩萬一)還有五城兵馬司不少於2萬。如果他們再緊急籤丁百姓加入防守,雖然他們進攻不足,但憑藉城牆防守,依舊是固若金湯。”
皇太極就苦笑道:“大明,人口實在是太多了,真是殺也殺不完,讓人頭疼的很。”
這一點大家有共同的感覺,從七大恨起兵開始,努爾哈赤帶著這些將士們,就對遼東的漢人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前前後後殺的漢人,絕對不少於300萬,然而即便這樣的屠殺,卻依舊沒有將遼東反抗的漢人斬盡殺絕,依舊是烽火不斷,處處起火冒煙。
如果上一次對京城的進攻,不是那些勤王的軍隊,不同時間趕到戰場,不是他們沒有戰意,只要看見自己的鐵騎衝鋒,就轟然崩潰。不要說就是一個二十多萬的勤王兵人數,就是20多萬口豬,自己也得殺上個把月了。但是好在,豬沒有人聰明,不懂的投降,而人卻懂得投降,所以才讓自己能輕鬆的取得勝利。
但大明的人口實在是太多了,殺了一批又上了一批,真的有點讓人絕望的感覺。
杜度也提議道:“與其我們擊潰一些無用的東西,我們就不如殲滅他們的真正主力,這樣才能起到真正的震懾作用。”
皇太極看了一下在座的諸位,然後指著這些年輕的將領們滿意的讚道:“這些人才是我們的千里駒,我們的希望未來。這幾個小將說的對,與其打敗一群烏合之眾,不如殲滅他們的真正主力。這就如同當年的薩爾滸之戰,改變了我們大金和大明的格局,寧遠一戰,扭轉了整個戰場的形勢。還有後續的幾場決定性的戰役,才奠定了我們的今天。正如明朝王在晉說的那樣,東事一壞於薩爾滸,二壞於開鐵,三壞於遼瀋,四壞於廣寧。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於四壞,則棄全遼而無局。”
大家紛紛點頭,敵人的總結,其實比自己對軍事的總結更明確,也更確實。
“所以,這一次要打,就徹底的打斷大明最精銳的依仗,打斷他們的底氣。為此我決定,出動4萬大軍,向東,先殲滅祖大壽的關寧鐵騎,再攻擊山海關,徹底的殲滅大明引以為長城泰山的關寧鐵騎。”
多爾袞一拳砸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興奮的道:“頭幾次進攻山海關,都因為我們的兵力少,這次若能有4萬主力出擊,山海關必將一舉而下。”
皇太極也道:“只要開啟了這道鎖住我們西進的鎖鑰。我們就可以將這裡和遼西遼東連成一片,然後就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駐馬京畿城下,那時候,咱們就可以隨時打到京師之下,咱們雙方可談就談,談不攏就打啊。”
所有的人都對皇太極的這個高瞻遠矚,感到興奮無比。
大的目標已經確定了,於是大家就趁熱打鐵,開始研究下一步的實施方案。
但是,正應了那句話,計劃總沒有變化快。正在大家熱火朝天的討論著的時候,一個軍前章京行走,急匆匆的帶來了一個情報:“啟稟大汗,京師京營,突然出動大隊精銳,進駐北關,似有出擊之意。”
皇太極一皺眉。京營是大明的精銳之一,是皇家的親軍,是皇室最後的保命盾牌,他們一項龜縮城頭不出來的,這怎麼突然有所異動?
安費揚古提醒:“難道京營要匯合北城的勤王軍隊,對付我們北城的隊伍?如此,我們北城包圍的人馬就有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