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都想打一仗(1 / 2)

小說:明末親軍錦衣衛 作者:奔叔

第二天,滿桂和秦夫人一起進宮,秦夫人是報道請戰,滿桂是將昨夜大家聯合制定的計劃上奏。

趙興在衙門調兵遣將,最主要的是繼續籌措錢糧。然後給洪承疇寫了封書信,其實也是命令。命令五千騎兵,二百車兵在後日出武清,大張旗鼓的宣傳進兵南苑,但絕對不允許他們和敵接戰。只要望見敵蹤立刻遠遁,將追擊他們的敵人帶離南苑越遠越好。

同時也給遠在外面的孫承宗寫了封信,雖然兩人沒有見過面,也沒有交集,但趙興的信中充滿了對老前輩的敬仰與尊重。然後將自己的計劃詳細的向孫承宗彙報了,請求孫承宗在外圍,給予配合。

坐鎮通州的孫承宗接到這封書信之後,撫須道:“此子多有建樹,倒是一個能臣,可算是大明後起之秀。這個計劃也完備,可行,當行。既然如此,我當全力配合。”然後對著傳令兵吩咐:“去通知總兵楊國棟固守通州,祖大壽馬世龍及四方援軍,招募大量死士沿海守衛直達京師,並儘可能的對當面建奴進行佯動。”

一道道命令下達,各地孫承宗的老部下,紛紛行動起來,開始遵照老上司的命令,對當面的建奴進行佯動,是佯動,沒有什麼危險的。

各地明軍一動,駐紮在南苑修整的皇太極感覺到事情的不對了。

南苑,是歷代皇帝休閒牧馬的地方,這裡水草豐美,水窪連片,野獸時常出沒其中。這樣的地方,直接就解決了騎兵馬匹的草料問題,所以皇太極在出戰京師之後,就將主力撤到這裡,進行輪番休整。

他在等,等崇禎的對自己要求的反應。

其實按照現在皇太極看來,自己的要求絕對不過份。大明朝廷和女真人戰火連結十幾年了,雖然女真人真的是越打越強,大明越打越弱。不過,套句心窩子的話,大金雖然越打越強,但從整個體量上來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和那個老大帝國相提並論的。其實自己早已經精疲力盡,接近於崩潰的邊緣。

在使用了種種辦法之後,進行了這場出人意料的突襲,其目的只有一個,議和。逼迫著強硬的大明朝廷,和自己議和,讓自己得到一次喘息的機會,休養生息的幾年,然後再爆燃發起,最終一戰定乾坤。

正如歷史上皇太極臨撤兵前說:“城中痴兒,朕取之易如反掌,但其疆域尚強,非旦夕可潰者。得之易,守之難,不如我簡兵練旅,以待天命可也!”(《嘯亭雜錄》卷一)

然而就在他耐心等待訊息的時候,突然間在北京內的細作回報:“袁崇煥被下獄了。帶進城的喇嘛根本就沒有機會見到崇禎,連閣老級別的人都沒有見到。當時皇太極愣了半天,最終輕輕的合上書本,長嘆一聲。”

看來,自己必須要改變狀況,對北京城進行壓迫了。看來城下之盟,想用不流血的方法就要達到效果,是不會實現了。

“召叢集臣帳議。”皇太極當時下令。

在這個時代,皇太極雖然貴為大汗,但還不能像後世辮子戲裡那樣,一言九鼎,乾綱獨斷,時不時的貝勒們還敢對皇太極拔刀子說話呢。

他們依舊實行著野蠻人的議政方式。在行軍打仗中,大家圍坐在一個篝火旁,七嘴八舌的說著自己的意見,最終實行簡單的民主,誰說的有道理聽誰的。這就是所謂的多王議政。

這種廣泛的民主,有其極其嚴重的弊端,那就是一件小事,都會出現爭論不休的結果,往往在緊急的軍情上,耽誤事情。於是後來,建立了八旗制度,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就不再是所有的人坐在一起七嘴八舌,而只有大汗召集八旗的旗主共商國事,這就是後來人們常說的,八王議政。

而再後來,從多爾袞當了攝政王,為了加強自己的實力,廢除了八王議政制度,挾天子以令諸侯,採取了漢人的皇權集中制。這樣原始的民主的形式才最終消亡,所有的人都成為了皇帝的走狗,成為皇帝的奴才。

但好在滿清也有一個制度,抑制住了昏君的出現,他們不是採取大明朝廷的內閣和皇上制衡制度,而是採取了鐵血叢林法則下的太子選拔制度,真正做到了能者上,昏聵無能者這下。

所以在慈禧當政以前,整個滿清的朝廷,就沒有,或者說是幾乎沒有出現昏君。這也就是物競天擇,叢林法則的好處吧。

隨著皇太極的命令下達,跟隨來的五旗旗主,還有一群年輕的俊傑,加上開國五大臣僅存碩果安費揚古,愉快的走進了皇太極的行轅大帳。

等到大家都到齊了,皇太極坐在上面平靜的道:“用和平的辦法,來要求大明皇上和咱們議和,現在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