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回京(1 / 2)

小說:明末親軍錦衣衛 作者:奔叔

崇禎二年十一月一日,加強北京城防。崇禎帝下令,在京官員、皇親國戚、功臣宿將,帶著自己的家丁到城牆巡邏和守衛。同時,還讓太監來守城。明大同總兵滿桂、宣府總兵侯世祿率兵,也來到北京城德勝門外紮營。

噩耗傳來,英國公被東林逼迫,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率領五萬京營,出城與十萬建奴野戰,兵敗。戰沒三萬,英國公張維賢中流箭,張之及親率王大壯兄弟的一萬親兵,用鴛鴦大陣,逼住建奴鐵騎,救回父親。但張維賢年邁不治,最終陣亡。

崇禎下旨哀悼,沿襲張之及為英國公,繼續統領京營,命京營嚴防死守城牆,絕對不許出戰。

噩耗傳來,張翠豔啼哭啼血,趙興秀芬陪淚。

大軍出固關而入直隸,按照規劃,偃旗息鼓北上,直接殺向了遵化。

但半路上,卻接到了兵部的行文,命洪承疇帶兵南下,繞道房山到武清防守。這和趙興事先與洪承疇的定計不符。

趙興選擇的道路是經懷來延慶繞過北京直逼遵化。

之所以這麼繞,是因為懷來延慶還有京營四衛,不管人多人少,他要收編。現在趙興的想法就是,未來的遵化保衛戰將是卡死皇太極退路的死戰,皇太極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的奪回遵化,現在自己需要的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朝廷兵部的行文卻讓趙興帶著軍隊南下武清,說是防備建奴殺進河北山東。

河北山東自有軍隊這不說,即便是趙興帶兵去了,也不能擋住十萬建奴南下的腳步。當然,這裡也基於趙興歷史的記憶,建奴這次進犯,根本就沒打算南下。如此,兵部就是將趙興的這支軍隊處於閒置的狀態。

還有,就是徹底的打破了接手京營四衛的目的。

面對這樣的調動,趙興看向了這支隊伍的名義統帥洪承疇。洪承疇直接下令:“來人,將這個假情報的混蛋處死。”然後對趙興道:“我們沒有見過這個人,也當然沒有接到這個公文,這兵荒馬亂的,兵部的傳令者,估計是半路被狼給吃了。”

趙興滿意的點頭,認為絕對可能,於是,大軍繼續原先計劃前行。

結果兵行不久,皇上的聖旨來了,這次是命令洪承疇依舊去武清,趙興立刻回京。

這次是皇上的聖旨,趙興不敢違抗,同時,這個傳旨的也不能殺,他是老朋友王中和,司禮監監丞,他要是也突然沒了,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

“趙大人啊,你趕緊回京吧,再不回京,皇上就火上房啦,京城就徹底的完啦。”

“不是有諸位大人嗎,不是有文武百官嗎,不是有京營和勤王之兵嗎?只要他們堅持一陣,我悄悄的突襲遵化,斷了皇太極後路,一切不都解決了嗎?”

王和中當時恨恨的解釋:“那群大臣除了會內鬥,除了會誇誇其談還能做什麼?駱養性嚇的託病不出,錦衣衛群龍無首,整個京師都亂成了一鍋粥。袁崇煥其心究竟怎麼想的,大家已經心知肚明,誰還敢指望他的兵馬?其他各地勤王的兵馬,一個個積貧積弱,沒見與敵接戰,只見伸手要錢。”

然後看著趙興,鄭重的壓低聲音道:“你的計策好,連我這個不懂軍事的都知道好。但見君上有難不救,即便你佔領遵化有天大的功勞,最終你還能逃了死罪嗎?老弟啊,你就長點心吧。這次皇上讓我這個司禮監的監丞,來跑這一趟只要是個小太監就能辦的事的目的,你還不清楚嗎?”

被王和中這麼一提醒,趙興倒吸了口冷氣,呆呆的坐在那裡根本就不敢動了。

是的,自己做事還是太過想當然了,自己忘記了,現在的自己,身處的是該殺的封建社會,皇上安危大於天的時代。即便自己最終拯救了宇宙,就一個坐視君王有難不救,就是天大的死罪。于謙挽救了大明,這是天下人皆知,但最終的結果如何?前車殷鑑不遠啊。

想到了這裡,趙興立刻找來洪承疇,將皇上聖旨交給他看,然後斷然道:“我們遵照聖旨,轉兵武清。”

結果王和中伸著脖子道:“聖上的意思是,洪承疇大人帶兵去武清,老奴陪著趙大人回京,立刻,馬上。”

洪承疇明白了,皇上派王和中來,就等於是押解趙興回京了。

洪承疇是個忠臣,他也不敢違背皇上的意願,也只能遵守。

於是,洪承疇詢問:“大人帶多少兵馬回京?”

趙興看向了王和中。王和中卻淡淡道:“聖旨的意思只要趙大人和我一起回京,帶多少兵沒說。”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趙興沉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