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三月,新的正科和恩科考試圓滿結束,按照上一年的規矩,安置了這些貢生奔赴各地赴任之後,趙興發現,因為自己四處劃拉錢,讓大明的財政有所緩和,溫體仁剛上任,本來加重大明局勢惡性迴圈的增加遼餉的事,卻因為他已經眾叛親離,也沒有被提起。
於是,為了再次減輕大明的軍費壓力,趙興準備提請整編全國軍隊,裁撤老弱只養能戰之兵的政策,絕對不讓孫傳庭說的,點卯發餉有兵,遇到戰事無人的現象發生,將自己整編邊軍的半拉子事做完。
說起整編邊軍,壓縮軍費開支,增強剿匪戰鬥力的事,趙興就無奈的發現,自己來到大明,前兩年得過且過無所事事,老想著說服娘跟自己跑路。
等時來運轉,掌握權力之後,自己倒是開始幹一個穿越者該乾的正事了。結果呢,整頓鹽政,幹了一半,剩下的三個巡鹽御史還沒動呢。這是個半拉子工程,爛尾了。
然後整頓邊軍,用自己親自發放軍餉縮編精煉了,但後續就沒有了下文,又是一個半拉子工程,爛尾了。
打皇太極,只是把皇太極提前攆走了,其實還是沒把他怎麼樣,這又是一個半拉子工程,爛尾了。
然後是重建東江鎮,架子搭的挺大的,但後續撒手不管了,也是半拉子工程爛尾一個。
追擊李自成,更是半拉子的半拉子,爛尾中的標誌性建築啊。
接著就是整頓吏治,現在架子搭起來了,至於爛不爛尾,不知道。還有土地改革——
林林總總的幹了那麼多大事,就沒有一個是完美結局的,細數起來,自己比內閣首輔都忙,比皇帝操的心還多。你說自己是個錦衣衛指揮使,怎麼淨乾和自己不著邊的事呢,不務正業啊。
於是,趙興認為這次總算是有閒了,準備將所有的半拉子工程完工,結束所有的爛尾之後,安安心心的做好錦衣衛抓賊,盤剝,敲詐的事。好好的享受孝順母親,愛護妹妹,疼愛妻子,撫養未來的孩子,美美的享受這封建社會腐敗糜爛的生活。
於是,他決定,先從整軍縮編開始。只要軍隊強大了,經費縮減了,一切都順理成章了。
然而正在他日夜編寫整編方案的時候,錦衣衛遼東坐探發回來一個情報,皇太極全國徵兵蠢蠢欲動,這讓趙興立刻想起來崇禎四年發生的一場大事,祖大壽大淩河之戰。
祖大壽圍城飢餓而慘敗的一場戰役,祖大壽吃光了大淩河城內百姓不得不詐降逃回。
這樣的事,做為一個掌權的穿越者,怎麼能讓他再次發生?
如此,原本準備提請兵部內閣和皇上,整頓全國軍隊的事情,只能放一放了。
拿著這個情報,請見皇上,這次崇禎因為吃了上次建奴入寇的大虧,所以非常重視錦衣衛的情報了。立刻召集了內閣溫體仁,兵部孫承宗,戶部楊嗣昌彙集趙興,在集英殿召開了一個小型的問對。
“溫愛卿,上個季度遼西的軍費都撥付了嗎?”
溫體仁溫順的回答:“臣已行文戶部了。”
崇禎看向楊嗣昌:“撥付了嗎?”
楊嗣昌道:“臣以核查,撥付一半。”
“為什麼?”
“臣以為,臣認為,孫師傅一味的築磊防禦,那就沒必要養本來是機動的十五萬耗費無數的關寧鐵騎。”
孫承宗的性格老而彌堅,當時反駁:“關寧鐵騎斷不能裁減,而必須要給予加強。”
楊嗣昌不溫不火的反道:“既然要加強,那就應該是主動出擊的關寧鐵騎,就不應該再花費無數築磊。”
這樣的話一出,當時噎的孫承宗啞口無言。
楊嗣昌歉意的對孫承宗一笑,然後理直氣壯的道:“既然築磊,關寧鐵騎就無用,既然關寧鐵騎有用,那麼築磊就無用,所以臣只撥付一半,請孫師傅取捨。”
這非常合理,按照道理也的確是無懈可擊。為了加強自己的道理,楊嗣昌還轉頭對趙興道:“年前薊州軍議,指揮使大人也是這麼建議的,是不是?”
趙興咧嘴,這事就扔給自己了,當然他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否定,於是衝崇禎點頭:“年前建奴潰逃,臣的確是向孫師傅和滿桂經略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孫承宗立刻立了眼睛:“小子,我當時接受了你的建議,但這是一揮而就的事嗎?你會誤國的。”
趙興謙讓一笑:“當然,這是大的戰略調整,不是一時之間能改變的,今年,在孫師傅的主持下,已經比袁崇煥主政時期,遼西軍費已經減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