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回巢,程兆兒就把它們全部分離加工出來。
因此,他們拉回來的七罈蜜完全就是成品了,直接是可以上街去賣的。
韓義興奮的臉都紅了。他原本抱著完全不相信的心態,不僅他。他的大伯和八叔八嬸也是完全不信的。
可是,後來在程兆兒的遊說之下,他也養起了蜂,他起初還是半信半疑了,這次出來,他其實心裡並不看好,他出來也存了試驗一下的意思。
要是不好,他甚至都想好了說辭,勸程兆兒放手這事兒,守著聽竹軒不是挺好的。何必折騰呢?
沒想到結果居然這麼好。這一下子激發了他對養蜂事業的熱情。心裡暗自慶幸,幸虧聽了程兆兒的話,沒有完全否定她!
程長慶也激動,他其實也是半信半疑。但是。對於閨女兒。他一向是個慈父,基本是有求必應的。他也正在琢磨,倘若結果不好。他要怎麼安慰程兆兒!
卻沒想到最後是大豐收了!他心裡暗自歡喜,這個閨女兒果然不同尋常,就是厲害!
要不是他們的罈子實在裝不下了,他們興許還會再等兩天,等到花期都過了再下山來的。
村裡人自是看到他們下山了,紛紛交頭接耳,然後圍了上來,七嘴八舌的打探起來,其實大家也就是存了看熱鬧的心思的。
結果看到他們上上下下運了這麼多的大罈子。
這罈子可是程兆兒特意訂做的,就是那種口小肚大的形狀,而且做的很大,五六歲的小孩子,蹲下來,用小手圈著罈子一週,才堪堪圈住了。
怎麼著,一罈子裡面也有二十斤蜂蜜吧!
他們真是有生之年都沒有看過這麼多蜂蜜啊!
當下全村人先是一愣,然後就轟動了!
這下子,也不說程長慶一家財迷心竅,啥錢都要賺了,更不說程長慶縱著閨女胡鬧了!
一下子,大家有志一同的轉了口風,個個都說程長慶一家是有福氣的,這千百年來沒聽說有人做成功的買賣,居然讓程家給做成了?!
程兆兒也大方,這次收了這麼多,她自己也沒想到,她說是養蜂,其實也就是紙上談兵,如今這豐收的結果大大的出乎她所料。
她心裡知道村裡人對她養蜂的看法不好,都以為她是瞎折騰,因此,今天她就還想好好的給她的蜂蜜正正名了。
於是,便對大家大聲招呼道:“各位叔伯大娘嬸子,這是我養的蜜蜂第一次採出的蜜,蜜源也是來自咱們這兒山上的野槐花,大家都是鄉親,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各位要是不嫌棄的話,每家都可以過來領一些蜂蜜回去,東西不多,但是,家裡的老人小孩,甜甜嘴也是好的!”
程長慶一愣,也附和起來!李氏慣是大方人,雖說有些心疼,倒不是為了別的,她是最知道程兆兒為了養蜂付出的辛苦的了,如今好不容易出了點兒成果,之前那麼多人不看好,現在卻這麼容易捨出去了。
不過,她是不會駁了閨女的面子的,也就沒作聲。
韓義也一愣,他的腦筋也是活絡,而且他的蜂蜜也收穫了,自然也高興,於是,也開口對程兆兒說:“我也參與了這事兒,我也給鄉親們送點兒蜜!”
村裡人也是一愣,當下炸開了鍋!
嫌棄?怎麼會嫌棄!
蜂蜜這東西真是不多見,不說外面賣多少銀子?那是絕對買不起的,就是他們靠著大山,就是上山的時候,看見高枝上懸掛的蜂巢,他們也是沒本事弄的!也就韓義,有這本事,能弄到些罷了!
好多人家,只是知道蜂蜜是精貴玩意兒,可是還真沒吃過。
而且有些小媳婦還盤算起來了,這玩意兒給家裡孩子和老人吃點兒,再給當家的男人留點兒,自己不吃,省下來帶回孃家給孃家爹孃侄兒也甜甜嘴,真是體面的很啊!
有那小心思多的,眼睛一轉,有了新點子了!這東西這麼精貴,吃到嘴裡下了肚可就沒了,還不如省下來到鎮上去賣了,也能換點兒銀錢,到時候沒準還能多打點兒肉回來打打牙祭或者扯塊布料回來,小孩子長的快,最是磨衣服了,衣服的袖子又破了還都嫌小了!
如今,程兆兒說了這話,當下那些說怪話的人都沒了,誰不說程兆兒辦事敞亮,這樣大的手筆。
程兆兒可不管他們要把這些蜜怎麼辦。韓義一個人也舍了五斤蜜出來。
程兆兒取了一罈子。
回家拿了一個木勺子,就給來取蜜的鄉親裝起蜜來。
一家只能得一份,一次一勺,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