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蒙他太師傅就了性命,懇求師伯破例,為他治療一下身上的寒毒。”
胡青牛冷冷的道
“你倒慷慨,會作人情。哼,張三丰救的是你又不是我,你見我幾時過過例來的?”
常遇春跪了下來,連連磕頭,說道
“師伯,這個小兄弟的父親不肯出賣自己的朋友,甘願自刎,是個響噹噹的好漢子。”
不等他說完就被胡青牛冷笑打斷道
“好漢子,天下的好漢有多少,我治的過來嗎,他不是武當派的也罷了,既然是名門正派中的人物,有何必要來求我這個邪門歪道?”
常遇春正要說話,李小風已經忍不住了,他早從書中知道這個胡青牛性格倔強古怪,而且不近人情,根本就不抱希望他能答應給自己治療,而且他知道胡青牛也治不好他的,他到這裡來之不過是怕打亂原書中的太多歷史到時候學不了《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等蓋世神功吧了,見常遇春為了求他救自己給他下跪,心下很是感動,見胡青牛不但不為所動反而冷嘲熱諷,心下在也忍不住,也不顧的會不回破壞歷史了,當下開口道
“胡大哥,你不用求他來的,我的病他也治不好的,我想在我們昏迷的時候他已經檢查了我的情況,知道自己無能為力,你求他也是沒有用的,他怕治不好我,壞了他蝶谷醫仙的名頭,他自然不肯,再求也是無用。”
胡青牛冷笑道
“小小年紀好個靈牙利齒,竟然會激將之法,你以為這麼說我就會救你嗎?”
李小風無所謂的聳聳肩膀道
“事實如何你自己清楚,我的情況我比你還清楚,根本就沒有任何醫術可以治療。治不治我到是無所謂的,有道是‘生死修短,豈能強求?予惡乎知悅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這三句話出自《莊子》。張三丰信奉道教,他的七名弟子雖然不是道士,但道家奉為典的一部《莊子南華經》卻均讀得滾瓜爛熟。張無忌在冰火島上長到五歲時,張翠山教他識字讀書,因無書籍,只得劃地成字,將《莊子》教了他背熟。這四句話意思是說:“一個人壽命長短,是勉強不來的。我哪裡知道,貪生並不是迷誤?我哪裡知道,人之怕死,並不是像幼年流落在外面不知迴歸故鄉呢?我哪裡知道,死了的人不會懊悔他從前求生呢?
莊的原意在闡明,生未必樂,死未必苦,生死其實沒甚麼分別,一個人活著,不過是“做大夢”,死了,那是“醒大覺”,說不定死了之後,會覺得從前活著的時候多蠢,為甚麼不早點死了?正如做了一個悲傷恐怖的惡夢之後,一覺醒來,懊惱這惡夢實在做得太長了。,張無忌這二年來經歷了父母雙亡,寒毒纏身危在旦夕的生活,對這二句原本不懂的話有著深刻的領會,李小風和張無忌的意識完全融合,不知道怎麼的猛的想到這句話,脫口而出,說完了連自己也感到納悶,自己怎麼會忽然冒出這麼一句文縐縐的話來的,難道是張無忌的意識在影響自己?
常遇春沒有多過多少書所以不知道李小風說的是什麼意思,但胡青牛卻是個保學之士,除了醫術,對別的文學方面也有所獵色,明白李小風話中的含義,不由的有些訝然,
“想不到這個小孩年紀輕輕就有如此的灑脫,視生死如虛幻。”
常遇春怕李小風說的話若胡青牛不悅,到時更不願意為李小風治療,忙道
“師伯,張小兄弟年紀還小,說話都有冒犯,您千萬別和他見識,而且弟的母親,便是白眉鷹王殷教主的女兒。他有一半也算是本教中人。”胡青牛聽到這裡,心重稍動道
“原來這樣那麼遇春你起來,他是天鷹教殷白眉的外孫,那又不同。”
常遇春大喜站起道
“那麼說師伯你肯救張兄弟了。”
胡青牛點點頭,來到走到李小風面前溫和的道
“孩子,我向來有個規矩,決不為自居名門正派的俠義道療傷治病。你母親既是我教中人,給你治傷,也不算破例。你外祖父白眉鷹王本是明教的四大護法之一,後來他自創天鷹教,只不過和教中兄弟不和,卻也不是叛了明教,算是明教的一個支派。你須得答允我,待你傷愈之後,便投奔你外祖父白眉鷹王殷教主去,此後身入天鷹教,不得再算是武當派的弟子。”
他溫和的態度和剛才冰冷的態度大相異進,讓李小風有些堂舌心想,他不會是變色龍吧,
李小風還沒有回答,常遇春連忙道
“師伯那可不行。張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