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毛岸英在朝鮮戰場 作者:淘氣

上急速行駛,滾滾向前的車輪和鋼軌摩擦,發出咯咯噔噔的響聲,好像在說: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專列在第二天早晨開進中朝邊境重鎮安東(今遼寧省丹東市),彭德懷剛剛走進鎮江山下一棟日式小樓,山上就拉響了防空警報。最近敵機正如麥克阿瑟所說的“鴨綠江不是不可逾越的界限”那樣經常飛過江來轟炸我國的東北地區,僅八月二十九日這一天,美軍四架飛機就炸死安東居民四人,炸傷七人。

鑽進防空洞,彭德懷見裡面電不斷燈不滅,如同白晝一般,不解地問:“防空警報都拉響了,這裡的電燈怎麼還亮著?”

“這是自發電,敵機就是把咱的發電站給炸了也不怕,這裡照樣燈火通明,咱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工作人員自豪地說。

第二章 參加志願軍(14)

“哦,原來是這樣。”彭德懷點點頭說,“我看警報經常響響也未必是壞事,也算是有點戰爭氣氛,好讓我們的部隊早一些進入戰爭狀態。咱們就在這裡開個短會,我快被時間給擠垮了!咱們的千軍萬馬已經開動,過江以後的事要一一部署。”

聽完十三兵團各位首長簡短的彙報後,彭德懷吩咐:“馬上給我安排一個朝語翻譯,我要儘快接見人民軍派來的高階軍事代表,關於作戰計劃還要徵求金日成首相的意見。然後,我再把毛主席和黨中央的指示精神傳達給大家。”

接著,彭德懷聽取了四十軍軍長溫玉成關於參戰部隊準備情況的彙報,並視察了部隊。他還是多年征戰時養成的老習慣,槍炮未響先看戰場,不顧連日奔波的疲勞,來到鴨綠江北岸勘察渡江地點。汽車開到鴨綠江大橋邊停下,看到大鐵橋像從兩國土地上伸出的一雙手臂在江中相擁,老將軍一腔鐵血豪情頓時化作無限感慨——這是真正的山水相連唇齒相依啊!

毛岸英站在彭總身側介紹說:“對面的城市是朝鮮平安北道的首府新義州,美軍飛機經常過來轟炸,你看這哪還有一點城市的樣子!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加上李承晚的偽軍,總兵力已達四十餘萬,擁有各種飛機一千餘架,軍艦三百餘艘,其先頭部隊約十三萬人已越過‘三八線’,兵分多路向北推進,他們狂妄叫囂要在感恩節前佔領整個朝鮮。”

“敵人不是宋襄公,絕不會愚蠢到等我們擺好陣勢才來。他們是現代裝備的機械化部隊,有空軍掩護和海軍支援,進攻速度極快,我們必須注意這一點。”彭德懷說完又陷入沉思。

“如果我們不馬上出兵,他們很快就能打到這裡。”

“我要有諸葛亮那兩下子就好了,我不是去借東風,我要借北風、借寒風,使鴨綠江冰凍三尺,我們的大隊人馬好從冰上一躍而過。”彭德懷望著滔滔江水若有所思。

雖然這是彭德懷的一句戲言,世上誰也沒有呼風喚雨的本領,但令人驚奇的是這一年的冬天卻比歷年都來得早,據說北朝鮮的天氣還超過了莫斯科最寒冷的一九四一年冬天……

離京前,軍委向彭德懷交待過,計劃兩個軍作第一梯隊過江,頂住敵人後,再出兩個軍。眼前的情景和軍委的作戰計劃,同時在彭德懷的腦海裡翻騰:萬一大橋被炸,後續部隊將如何過江?集中優勢兵力就成了一句空話,後果不堪設想。

“乾脆,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也不失為一步好棋。對!必須儘快把參戰部隊都集結到鴨綠江以南,改變原來先出兩個軍的部署,就這麼辦!”彭德懷大呼一聲,“上車,我們馬上回去!”

回到四十軍軍部,彭德懷直奔辦公室,揮毫起草了向毛澤東請示的電報,然後交給毛岸英發往北京。電文如下:

毛主席:

志願軍各項出動準備不充分,對美帝坦克尤其空軍顧慮很大。炮兵進入陣地運動時無空軍和高射武器掩護,顧慮更大。請設法速調一至兩個高射炮團。安東、輯安兩鐵橋無任何高射設施,戰鬥開始兩橋將完全被毀壞,交通將發生困難。按你預定指示十五日出動,二十日至遲二十二日四個軍、三個炮兵師集結下述地區,相機適時殲敵一部。四十軍集結在熙川,三十八軍在江界,炮兵司令部率兩個師集結前川,與一師集結北鎮、溫井,原擬先出兩個軍、兩個炮兵師,恐鴨綠江鐵橋被炸燬時不易集中優勢兵力,失去戰機,故決定全部集結江南,改變原定計劃。

彭德懷

十月十一日二十時三十分

作為抗美援朝最高決策人的毛澤東,已有幾天幾夜沒有睡好覺了,他的辦公室一直燈火通明,煙霧瀰漫。自決定出兵朝鮮後,種種憂慮襲上心頭,最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