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黃氏自卑於身份,怕孩兒日後受其所累,便在有孕時大服墮胎藥,卻未見效,仍然產下度宗,起乳名為德孫。由於度宗在母腹中便受丹藥之毒,以致先天不足,幼時手腳無力,七歲方會言語,心智頗為魯鈍。
那《宋史》中卻說度宗“資識內慧,七歲始言,言必合度,理宗奇之”,其實只是“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為親者諱疾”罷了。
當時理宗二子永王趙緝和昭王趙繹各自夭折,為著皇位不至旁落,天子便屬意於血脈最近的母弟榮王之子,當時被封為忠王的德孫。
朝中諸大臣皆知德孫不濟,一時議論紛紛,不屑者甚眾,宰相吳潛甚至對理宗道:“臣無彌遠之能,忠王亦無萬歲之福。”
原來當年寧宗的八位皇子先後早夭,苦於無嗣,便依高宗孝宗舊事,擇太祖九世孫趙詢於宮中恩養,並冊為東宮,可惜趙詢無福,不久病故。寧宗只得再詔選於皇族,下旨凡太祖十世孫,年十五歲以上即可。
那時越州西門有位去世的宗室趙希瓐,生前官職九品縣尉,其長子趙與莒頗具大貴之像,遂被奸相史彌遠挑中,送入宮來,並賜名“貴誠”。彌遠本欲擁立貴誠為嗣,以保其終身尊榮富貴,豈料寧宗更加中意於近宗趙希瞿嫡子,已故堂弟沂靖惠王趙抦繼子貴和,並立為儲君,改名趙竑,只封趙貴誠為宗室秉義郎,直到嘉定十五年,才被立為嗣沂王。
彌遠知太子素惡於己,又不甘於計劃落空,便將一名善琴之美姬送入東宮,以便暗中監視。
那時太子趙竑年少,不知韜晦,又好鼓琴,視美姬為知己,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