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廣州,本是孫中山先生的盛意。眾位也都知道,孫先生乃中國當代偉人,道德高尚,只是目前經濟力量尚不雄厚。志清此去參加革命,自然要籌備槍餉,今天雖承各位高抬貴手,無奈他仍然是手無分文,各位既然到此,不如好人做到底,量力而行,湊個數目,讓志清帶去,也算各位支援孫先生革命大業,也算幫我黃某人個忙,給他的學生壯壯行色,將來志清隨孫先生創下偉業,大家一併跟著沾光。不知各位以為如何?”
黃金榮這一席話,簡直是滴水不漏,密不透風,在座的債主們雖大不情願,卻又實在找不出合適的話說。稍稍靜默,終於由一個家底厚實些的債主起頭,你三百我五百,一下子為蔣介石湊了五千多元。黃金榮見事已成功,就向蔣介石使個眼色,師徒二人一同起身,舉杯邀祝道:“謝謝諸位,謝謝諸位。將來孫先生大功告成,志清重返上海,各位都是有功之臣。來,乾杯!’
暈倒,七、八千債全免,還憑空賺了五千元,還白撿個救國救民的民主慈善人士的稱號,黃麻子的嘴功之厲害可見一斑,這件事情甚至已經收錄到《處事絕學》中的《小人學》的開篇了。
黃金榮和青幫的談判結果如下:他是青幫第一個不用透過任何入幫儀式的幫會成員,他也不必要遵守各類幫規,比如出賣幫中兄弟,要三刀九洞等等,所以他在解放後一股腦把青幫留在上海的骨幹份子到自己千名子弟名單都貢獻給了政府,算是給新中國做了貢獻。入青幫就要按照規律拜師傅,當時在上海青幫最大的輩分是“大”字輩,為步章五、吳省三、高士奎、榮華亭、張蔚齋、李春利、樊謹成、梁紹堂、劉登階、張樹聲、趙德成、曹幼珊、袁克文、周藎臣、李琴、阮慕白、程孝周十七人。
為了顧全黃探長的面子,青幫特地挑選了曾經在清廷授過通海鎮守使的大字輩張鏡湖做他的師傅。這張鏡湖可來頭不小,看看他的幾大弟子: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首任淞滬警備司令楊虎;在汪偽政權中做過“內政部長”和“江蘇省長”的陳群;曾經在老蔣手下擔任過七年“山東省主席”的韓復渠。黃金榮比比上幾位老兄,還是有些距離了。偏偏那傢伙靠著背後的洋人勢力,表面上答應下拜張鏡湖為老頭子,卻從來沒有去真正行過拜師禮。
他與青幫“大”字輩人物曹幼珊、高士奎等稱兄道弟。他公開宣稱:“老子要橫在大字輩頭上一筆,是天字輩。”
有了天字輩的稱號,他還在青幫得到另一股重要勢力的支援,當時在上海流行拜“十姐妹”。比如九個交際花找一個青幫大哥,或者十個妓女找一個青幫大哥,這樣的奇怪組合對外都號稱“十姐妹”。這些“十姐妹”的組合基本掌握了當時上海灘五光十色的風月場和娛樂場,其中“青幫十姐妹”的老大林桂生便是這次交易後成為了黃金榮的原配夫人。有了桂生姐幕後的支援,黃金榮和青幫自編自導自破了幾起“租界大案”,救了公董局的書記官,救了法國人的大主教,又為了法國主子撈了不少錢,就這樣成為了租界最有勢力的中國人。
杜月笙跨進了黃家的大門,自然也瞭解黃麻子發家的歷史,他接下來就該做些吸引眼球的事情了。 。。
第十二節 搶鴉片的營生
可摺疊的口徑的比利時製造的李若佛轉輪微型手槍,摺疊起來只有雞蛋那麼大,又是用24K黃金製成,所以又稱三寸金槍。這支小小的微型手槍的彈倉內居然可以裝填6發子彈。這支槍還有一個小皮套,模樣酷似北方人常用的旱菸袋。
純金的手槍不是玩具,槍永遠是殺人的工具。要成為青幫天字號老大的心腹,杜月笙首先要成為一把槍,槍在手上就可以幹另一件營生就是搶。
無論是法租界也好,英租界也罷,老外們都不是來搞改革開放的,這裡是鴉片的集散之地,誰掌握了鴉片,誰就代表了權力。二十世紀初,國家機器被軍閥們瓦解,法律和秩序蕩然無存,歷史把中華大地圍成了一個鬥牛場,在幾乎無政府的狀態下,槍和搶成為了主旋律。
絳紫色緞袍,湖色一字襟的綢馬褂是上海灘有“賣相”的先生們喜歡的穿著。1873年4月7日的《申報》上《申江陋習》一文中例出“七恥”,其中第一恥就是“衣著不華美”。現在的上海話就是說人要“坳造型”。即使在煤餅的灰塵,馬桶的臭氣中穿梭,衣服上還是乾乾淨淨,湊近了,還能有些花露水的香氣。
杜月笙衣著得體地跟了黃金榮旁邊作了一段時間跟班,給老大的面子上添了不少光。連黃的太太林桂生也開始關注這個小跟班了。
很多野史喜歡講些黃太和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