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心理承受極限。至於北方,既然那是盟友暹羅的地盤,金城也只能止步在現有的邊界上。
守序遺憾地看到,除非海峽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否則本土的擴張恐怕就只能到此為止了。
元老院倒是沒有不滿意的地方,本土已有3萬平方公里,在幾年前這是海盜們與流亡的亞洲各民族所不敢想象的成果。
臺北府控制的面積也快到極限,那邊大部分地區是山地,深入開發就只能進山了。日月潭周圍的山間盆地算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現在唯一可以在陸地上進行大規模擴張的地區只剩下後江府。原本林同文直接控制的地區不到1萬平方公里,數千明軍加入,讓那邊的人力比之前更充裕了一些。
在守序辦公室的秘密檔案中,後江府的中期目標將是逐步控制富國島直至後來的西哈努克灣,將真臘徹底變成一個內陸國家。
在後江府擴張不適合用大規模戰爭來吞併,那邊依靠的是華人移民沿著湄公河及其支流上溯,慢慢開發蠶食實控區。以華人在農業耕作上的能力,很快他們就能在經濟上佔據統治地位。如果大致以水真臘人與真臘核心區的天然邊界來測算,後江府也能有3萬平方公里。
這些國土加在一起,面積已經接近了葡萄牙本土。金城所要做的是進一步充實人口,開墾荒地,砍伐森林,挖掘礦山。這需要很長時間的發展,即便不打仗,國內也有很多事可做。到處都有發財的機會,現在還不用擔心產生一批墮落不事生產的食利階層。
首都城建的攤子越鋪越大,靠蘇祿人千里迢迢運那點火山灰是杯水車薪。
金城與蘇祿人的火山灰生意只持續了2年,在貿易打通後就被近在咫尺的蘇門答臘島火山灰取代了。
蘇門答臘島分佈著密密麻麻的火山,到處都是質量上佳的火山灰。500多海里的航程,商船一年可以跑數趟。開啟安達曼海後,到亞齊的航程更是縮短到了100多海里。
很多跑遠端的商船在等待季風期間都會做個短途生意,運船蘇門答臘火山灰來。每年進入港口的火山灰在5000噸以上,隨著人口增長,火山灰交易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這讓面向南中國海的幾個州府城建速度很快。
國家擴張也導致了一個結果,元老院和公民們對目前這個國名和首都城市名極度不滿意。當初定國名的時候,守序向所有成員徵求過意見,提什麼的都有。
靠譜的建議不多,而且爭議都很大,為了國名吵翻了天,還出了幾次打架事件。守序當時無奈之下只能用一個最俗的名字臨時頂上,黃金人人都愛嗎。大家彆扭了一陣後也就接受了。
現在國家領土大了,各方面也都逐漸正規起來,草臺班子變成了官僚衙門,原本的城邦名顯然不合時宜,關於更改正式國名的建議也就被提上了元老院。
也許是過去的幾年實在吵累了,當林奇將元老院的方案拿到內閣會議上時,守序發現這次居然沒爭議了。
“pacific federation,太平洋聯邦。”守序聽說過這個建議,以目前的國土承載這樣大的國名似有不妥,他沒想到居然得到90%的元老贊同。
馬爾蒙放下菸斗,“我們是個軍人與商人、農夫的聯盟。華人在南中國海,孟族在安達曼海為我們貿易,真臘人和暹羅人為我們耕作,我們還有其他諸多的小民族。元老們覺得聯邦挺貼切的。”
守序點點頭,在國名提案上刷刷簽上了名字。這種事,元老院定了也就定了,沒必要糾結。
接下來是首都名,“asterism,星芒城。”
既然國旗是星鳥,南十字星座是國家的標誌,首都叫星芒城很合適。
守序再次簽署透過。
國名只是引子,伴隨國名更改的是政體變更。
元老院,也就是參議院,這是同一個詞。元老院不搞普選,按照原先定下的章程,這是個貴族院。元老更換與改選由元老院本身決定。在某些部族,這甚至是世襲的職位,父子承襲或是兄終弟及。出於尊重他們的習俗,元老院一般不予以干涉。
元老數量維持不變,國土擴張後,立法機構只有元老院顯然不夠了。
權力制衡是一方面,聯邦需要劃分出更多的階層來維持人們向上攀登的動力。於是,各州府均成立了市議會,在市議會與貴族院之間,成立了下議院。下議員就要靠選舉產生了,不分民族不分宗教。
目前的國情下,下議院成了維繫國家統一的關鍵所在。貴族院定死了,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