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部分(1 / 4)

超過一半士兵裝備的是火繩槍,其中有聯邦陸軍淘汰下來的直託火繩槍,也有綠營和明軍傳下來的貼腮射擊鳥銃。

支援火力是20餘門輕型的前膛劈山炮和後膛佛朗機,重量從50斤到百餘斤不等。

陸川縣城上有加農炮,但那些比較落後的炮架和沉重的鑄鐵炮身並不合適在山谷中機動,明軍就不帶了。

從炮兵實力上看,眼前這支明軍裝備並不差。最晚反正的綠營兵,裝備的還是虎蹲炮和佛朗機,贛軍比他們強。

到開拔時,贛軍精銳前期出發,這些裝備有數十支線膛槍的老兵將為穿插支隊開啟通道。

從陸川至北流,沿著彎彎曲曲的河流峽谷行軍是比較艱辛的。

聯軍隨之分成了兩大部分,穿插支隊和贛軍主力走在前面,部分動員兵和民夫作為後衛,中間以散兵相聯絡。

當穿插支隊走出山區,出現在北流縣城下時,後衛與他們的路程差距已拉大到一天。

北流縣是敵軍的補給基地,北流江的水運漕糧在此下船,由馱馬和人力運過天門關,輸送至玉林州城下的圍城大軍中。

廣西明軍在放棄北流縣城時,撤光了這裡的百姓,拆掉了城牆,放火焚燬全城。

韃靼人在原本的縣城地基上重新夯土立柵,豎起一座木城,城內儲備有數萬石糧食和其他物資。

防禦北流縣的兵馬是被聯軍多次打擊過的廣西綠營馬雄部,在韃靼人主力未開抵兩廣之前,廣西沿西江部署三部敵軍。廣西提督線國安居中,駐於潯州、橫州;右翼總兵全節駐於南寧;左翼總兵馬雄駐於梧州,其餘各省抽調的綠營兵分別配屬在三部麾下。

在過去的幾年中,馬雄部被重創兩次,近乎全殲一次,每次都由逃回去的老兵為基礎重建。

每一次重建都意味著戰鬥力、武器裝備、作戰意志和士氣向下跨一個臺階。

正是因為馬雄部戰鬥力不太可靠,濟席哈才會給他們分派保衛交通線這種比較簡單的任務。

北流城內守軍約有800人,城池位於北流江左岸(即西岸),縣城上游的江面,寬度不足100米,有多處淺灘可以徙涉,穿插支隊過江後,很快捕獲敵軍十餘艘運糧的舢板。

聯軍在渡口占領陣地,主力隨即前出至北流城下。

北流城東南方有一片約150米高,大體沿河流走向的嶺線,穿插支隊將出擊陣地設在這裡,以山嶺為後方依託。

天門關以南的敵軍隨時可能增援,沒有時間可以浪費,穿插支隊抵達後即開始強攻。

步兵以排槍壓制城上火力反擊,炮兵完成6門山地炮組裝,冒著敵兵的彈雨將火炮推進至距城牆200米的位置。

明軍士兵抬著匆匆製作的簡易木梯跨過護城壕。

敵軍反擊的火力很是孱弱,這支綠營守軍最重的武器只有幾門大將軍炮和虎蹲炮,敢於在排槍火力前反擊的鳥銃手也很少。只是木梯搭上城牆時,敵軍扔下的各種亂七八糟的玩意造成比較密集的傷亡。

中校嚮明軍承諾,破城後,繳獲財物和人口一半由明軍獲取,這個賞格並不低。

雖然只是臨時修築的木城,但北流是敵人的物資轉運中心,一定窮不了。人口也很多,敵軍有2萬多民夫在北流江上拉船,另有5000人在玉林至北流之間的山路上轉運。官道上日夜不停,道路兩側遍佈著民夫的屍骨,自開戰至今,死在這條路上的民夫超過5000人,活脫脫地讓天門關恢復了原本的古稱,鬼門關。

聯軍並未包圍敵軍,在破城那刻,城內的綠營兵開啟北門,一湧而出,民夫堵塞了道路,綠營兵揮刀就砍,任何擋住前路的東西,不管是民夫還是阻擊的零散明軍都擋不住這群殺紅眼的傢伙轉換進攻方向的決心。

聯軍先依託現成的工事佔領陣地,控制城內和四周的5000民夫。隨後,分出900明軍,2個山地獵兵連向前追擊,追擊的重點不是殺那些潰逃的馬雄部綠營,而是控制北流江上那些正在航行的漕船。

追擊的明軍繞過容縣,在江上四處追捕船隻,北流江上支流河汊很多,明軍中有很多對河道很熟悉的船戶,在船戶們的指點下,明軍藏起近150艘漕船。

後方的運輸部隊連夜進城,送到足夠的作戰物資,穿插支隊集中城中的彈藥,架起鐵匠鋪,將口徑不合的炮彈和子彈重新熔鑄。

隨後,聯軍分出一部100兵押送俘虜的民夫,與本方民夫一起向東南方向撤退。

當天下午,位於天門關方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