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3 / 4)

被突破了。在美軍戰史裡這樣記載:

猶如潮水一樣,所有的走廊、山澗和道路都擠滿了人流,各處殘留下來的支撐點,看上去就好象是被激浪衝刷的岩石,中朝軍隊的進攻,簡直就像是漲潮。‘聯合國軍’依靠其火力優勢拼命進行防禦,但由於陣地稀薄,到處都有空隙可以被滲透,受到了分割包圍,逐漸開始出現崩潰的預兆。

17時40分,346團、347團的一梯隊營在炮火掩護下也相繼渡過臨津江,先後攻佔193高地和144。7高地,牢牢控制住了南岸的灘頭陣地,並分別向縱深的雨中和馬智裡挺進,為軍師主力渡江創造了有利條件。116師前指也緊接著渡江,在346團之後跟進。同時師預備隊348團也從右翼渡過臨津江,按照預定計劃以第3營攻佔舟月裡,接應115師渡江。39軍的二梯隊117師也在346團後渡江,直插湘水裡。

此時,在臨津江南岸殘存的支撐點裡,韓軍第11團、12團一線部隊已經無法戰據守韓國報紙上所說的“銅牆鐵壁”。由於未能預料到(事實上偵察也未發現)志願軍將以猛烈的炮火準備開始這次戰鬥,韓國軍隊大多數的M2重機槍都佈置在緊靠江岸的制高點上,成了志願軍炮兵直瞄炮火的絕好靶子,基本沒有發揮作用。當殘存的韓國士兵從混亂中抬起頭的時候,志願軍已經接近了江對岸,而他們手中的步槍根本無法壓制江面上潮湧般逼近的志願軍。事實上,在1950年的戰鬥中,第1步兵師可以說是表現最佳的韓國部隊之一。在朝鮮人民軍把韓國軍隊一步一步向南驅趕的時候,在大浦洞附近的一座山脊丟失後,白善燁曾經對潰退中的部隊宣言:“我們一起轉身回去把敵人踢跑,把我們的山頭奪回來!我將在最前線和你們在一起,誰要看到我逃跑,請向我開槍!”這之後,第1步兵師在那些在舊日本軍隊效過力的老兵帶領下,果然最終又把丟失的陣地奪了回來。曾與該部協同的美軍第27步兵團米切林(JohnMichaelis)上校曾向第8集團軍抱怨該師第11團戰鬥不力導致本團側翼暴露,但當他看到白善燁親自到第一線帶領士兵反擊後,曾向白善燁道歉並事後評價:“我看到,韓國軍隊簡直有上帝般的力量!”。但是,這支他自己信賴的部隊,卻開始以難以置信的速度開始潰敗。

在獲悉志願軍大舉進攻後,白善燁仍然寄希望那些在38線、在仁川、在平壤、在雲山久經戰火的第1師老兵,能象在釜山一樣很快穩住陣腳。而韓軍第11、第12步兵團的老兵,也正殘餘的支撐點裡,等待美軍的炮火能迅速遮斷江面,然後他們將以步槍、手雷和輕機槍,解決已經突擊到灘頭懸崖下的志願軍戰士,但這一次他們卻失望了:越來越多甚至是滿身冰稜志願軍的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從冰層上或者從寒冷刺骨的江水中渡過臨津江,不斷登上灘頭,消失在懸崖的稜線下面。但他們除了拋手雷,簡直無法去阻止他們從懸崖下面向上攀登,敢於從懸崖頂部探頭向下掃射的一些自動步槍手很快就被對岸準確的機槍火力擊斃,他們事先精心佈置在陣地前沿的地雷和鐵絲網只是稍微遲滯了一下進攻者的步伐,很快在一線韓國守軍左右的山樑上,就出現了那些連鋼盔都沒有計程車兵的影子。而韓國一線部隊此時最需要的支援火力,卻遲遲沒有出現,稀疏的炮火和前沿火箭筒手的狙擊,甚至連江面的冰層都沒有完全擊碎,個別地段志願軍沿冰封的江面直接衝到了對岸。事實上,在志願軍炮擊開始後不久,前線驚慌失措的訊息已經傳到了該師師部,白善燁一面命令其二線部隊展開,一面緊急向美1軍請求8英寸榴彈炮的火力支援、封鎖江面。但錯誤理解李奇微“夜晚收縮、白天反擊”命令的美軍炮兵,此時根本沒有做好射擊的準備。這也是世界戰爭史中的有趣的一幕——炮兵火力擁有7:1優勢的“聯合國軍”,居然被志願軍的炮火壓制的抬不起頭!

進攻發起後,志願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跨過臨津江、甚至徒步跨過工兵來不及掃雷的雷區的氣勢,嚴重動搖第1步兵師的意志。受美軍顧問影響,深信己方火力優勢和江邊鐵絲網、雷區的韓國新兵,看到志願軍已經沿著山體的裂縫和雨水溝攀上了懸崖後,神經首先崩潰了,他們開始丟掉了一切武器沿公路向後潰逃,而剩下的一些有戰鬥經驗的老兵,要麼也伴隨著亂兵向南潰散,要麼很快就被志願軍第一梯隊投來的手榴彈“雨”淹沒在塹壕裡。處在志願軍打擊重點位置的第1步兵師第12團,第1營很快潰散,其第2營和第3營雖然勉強撤到東豆川西南一帶,但隨後又被志願軍包圍並潰散。在韓國官方的《韓國戰史》中是這樣記錄這一幕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