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據點的炮樓立即“四方出擊”來援助,因此,他們白天行動十分困難,只好採取夜間行動。可在夜間又有問題了,老百姓家養了不少的狗,他們一來狗就亂叫,據點鬼子聽到狗叫又亂打槍、亂開炮。因此,淮海區形勢十分緊張。
於是,劉震將主力地方化,成立12個小團,與各個縣的警衛團、縣大隊“混”在一起,在全區搞“拆開打”運動,所謂“拆開打”就是動員各區老百姓自己起來拆瓦房,把磚頭、木料分散藏起來,使得敵兵修據點、炮樓因無原料,修建速度減慢。再就是動員老百姓自己“打狗”,莊村裡無狗了,部隊行動就方便,因為聽不到狗叫,戰士們就是走到炮樓跟前,鬼子偽軍還不知,突然槍炮一響,其他炮樓聽到槍炮聲一來“增援”,人馬還沒到,炮樓就已經被解決了。另外,戰士們把那些打死的狗全拖到鬼子的據點周圍,擺成一個個“臭狗陣”。
這些措施很生效,使敵人無磚頭、無木料修炮樓。把打死的狗拖往敵人據點附近,三五天後,狗就開始腐爛發臭,燻得據點鬼子受不了,有的被迫燻得放棄據點逃跑。
很快,劉震在淮海區開啟了局面,一支3000人的隊伍發展到了15000人的大部隊。對此,戰士們說:“劉旅長的軟刀子真厲害!”
00、王德貴:六八九團改編的四旅九團政委
太原失陷後,八路軍向敵後實施戰略展開,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12月,三四四旅向冀西平山地區挺進,放手發動群眾,擴大抗日武裝,王德貴調到新組建的六八九團任二營教導員。
1938年2月,日軍大舉進攻晉東南根據地,三四四旅奉命增援一二九師,經正太鐵路破襲戰以及長樂村、張店等地戰鬥,粉碎了日軍對晉東南的進攻和4月間的“九路圍攻”,王德貴參加了上述各次戰鬥。
5月,他隨部挺進冀南,夜襲威縣城,收復衛河東西兩側和漳河以北廣大地區。8月下旬,他隨部南下,參加漳南戰役,連克臨漳、內黃、滑縣、安陽之間的許多集鎮,為建立冀魯豫邊根據地奠定了基礎。不久,他調任六八八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隨三八六旅在晉冀魯豫邊區開展抗日反頑鬥爭。
1939年1月,日軍調集3萬多兵力分11路對冀南進行大規模“掃蕩”,國民黨頑軍也向冀南發起進攻。劉伯承親自冀南指揮戰鬥,將抗日武裝分成6個集團,巧妙與敵周旋,不斷地打擊與消耗敵人。
2月上旬,配屬三八六旅作戰集團的六八八團奉命3次襲擊威縣城,激怒敵人,引誘日軍前來報復。10日,日軍一個加強中隊分乘汽車8輛,並配備騎兵50餘人,組成快速部隊追擊我襲擊部隊,進入曲周縣香城固附近沙灘我預伏陣地。王德貴隨一營行動,協助指揮一營沿香城固以北護寨溝呈扇形展開。
正午時分,日軍自以為追上我軍,不料首先遭到一營的有力殺傷,當場斃命數十人。為了封住敵人炮口,他和營長指揮各連組成突擊隊衝入敵群,與敵肉搏,使敵人火力無法發揮,被迫退向香城固村東北,佔據上風施放毒瓦斯。他和戰友們見一團團白霧吹來,立即將毛巾浸溼捂住鼻、嘴,待毒氣過後,繼續戰鬥。
戰至黃昏,六八八團在友鄰部隊配合下,向敵發起總攻,激戰40分鐘,除敵騎兵30餘人逃走外,共斃日軍大隊長、中隊長以下200餘人,俘日軍8名,繳炮4門,毀汽車8輛,劉伯承師長稱這次戰鬥是“模範的誘伏戰”。戰後,他調任六八九團政治處主任。
1940年2月,八路軍總部以344旅為主組建第二縱隊,下轄4個旅,王德貴調任三四四旅六八九團政委,隨部進入冀魯豫地區與新二旅、新三旅會合,參加第三次討伐石友三戰役,肅清了冀魯豫邊區的反共頑固勢力。
5月下旬,三四四旅南下豫皖蘇地區,與新四軍第六支隊會師後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王德貴仍任由六八九團改編的四旅九團政委,率部在津浦路以西、隴海路以南地區堅持抗日鬥爭。
皖南事變後,四旅九團改編為新四軍四師十旅二十九團,王德貴任團政委,在豫皖蘇和皖東北地區開展抗日反頑鬥爭。
1943年9月,他調任山東軍區濱海軍二十三團政委兼中共贛榆縣委書記;1944年6月,擔任濱海軍區第三軍分割槽副政委,在蘇魯邊濱海地區堅持抗日反頑鬥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王德貴調任濱海軍區第三軍分割槽司令員、中共濱海三地委常委,指揮分割槽武裝以戰備姿態加緊練兵,對進犯的國民黨軍進行自衛反擊,配合兄弟部隊進行漣水保衛戰、臺棗